和望月诗

桂殿月偏来,留光引上才。 圆随汉东蚌,晕逐淮南灰。 渡河光不湿,移轮辙讵开。 此夜临清景,还承终宴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桂殿: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用以指月宫。
  • 上才:指杰出的人才,这里或许指一起赏月的众人里有才华出众者。
  • 圆随汉东蚌汉东蚌:汉东之地有明月珠,为蚌所孕。传说随侯救蛇,蛇衔珠以报,世称随侯珠。此句说月亮的圆如同随侯珠出于汉东之蚌。
  • 晕逐淮南灰(yùn):指月亮周围的光晕。淮南灰:传说淮南王刘安藏金,天降异霜,唯独掩盖藏金之处,后以“淮南灰”为瑞应之典。此句说月晕就像伴随着淮南灰那样出现。
  • 辙讵(jù)开:哪里,怎么。此句说月亮移动,月亮并没有车轮,哪里会留下车辙印记。
  • 清景:清美的景色,此处指明月美景。

翻译

月亮偏偏来到这如同月宫般的华丽宫殿,它留下光辉吸引着众多杰出的人才一同赏月。月亮的圆满就如同汉东蚌孕育出的随侯珠那般莹润,月晕伴随着祥瑞迹象出现。月亮渡过天河,光芒不被河水沾湿,它转动时,哪会有车辙出现呢?在这样美好的月夜观赏这清美的景色,大家在宴会结束之际还共同举杯享受这美好时光 。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一幅美妙奇幻的赏月场景。开篇点明在桂殿赏明月这一背景,“月偏来”给人一种明月恰好前来相伴的独特感觉,“引上才”则为赏月增添了人文色彩,暗示此次赏月有诸多才俊参与。诗中通过“圆随汉东蚌,晕逐淮南灰”运用神话传说,将月亮的圆与光晕和动人故事相联系,增添了奇幻浪漫之感。“渡河光不湿,移轮辙讵开”以独特视角写月亮,渡河不湿光、移行无辙印,进一步渲染出月亮的空灵虚幻。最后“此夜临清景,还承终宴杯”由对月景的描写回归到宴会众人,表达了大家在这美妙月夜举杯共饮,享受美好时光的惬意与和谐。整首诗语言华丽精美,意境奇幻清幽,展现出诗人驾驭文字和营造浪漫意境的功力 。

庾肩吾

庾肩吾

南朝梁南阳新野人,字子慎,一字慎之。庾信父。八岁能赋诗。初为晋安王萧纲(简文帝)常侍,奉命与刘孝威等抄撰众籍,号高斋学士。累迁太子率更令,中庶子。梁简文帝即位,为度支尚书。侯景将宋子仙破会稽,获得肩吾欲杀之,命作诗以贷命,肩吾操笔即成,辞采甚美,子仙乃释为建昌令。后间道奔江陵,投元帝,官江州刺史,旋卒。善为文,为宫体诗代表作家之一。又工书法,著有《书品》。明人辑有《庾度支集》。 ► 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