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艳诗

入堂值小妇,出门逢故夫。 含辞未及吐,绞袖且踟蹰。 摇兹扇似月,掩此泪如珠。 今怀固无已,故情今有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遇到。
  • 含辞:有话要说。
  • 绞袖:揉搓着衣袖,形容内心纠结、紧张的样子 。
  • ****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定,犹豫不决。
  • 怀:情怀、思绪。
  • 故情:旧时的情谊。

翻译

进入堂屋的时候遇到了年少的新妇,出门又恰好碰上了从前的丈夫。想要开口话却还没说出来,只是揉搓着衣袖,徘徊犹豫。摇动着如明月般的扇子,遮掩住那如珠子般滚落的泪水。如今内心的思绪难以停止,往昔的旧情到现在依旧浓郁不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生活场景。诗中的女子无意间先后遇到新夫旧人,复杂的情感瞬间涌上心头。“含辞未及吐,绞袖且踟蹰”细腻地刻画了她此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欲言又止,只能用揉搓衣袖和徘徊的动作来掩饰慌张;“摇兹扇似月,掩此泪如珠”则通过动作和形象的描写进一步展现出女子内心的痛苦与伤感。最后“今怀固无已,故情今有馀”直接抒情,道尽女子对往昔旧情的难以忘怀,让人能感受到她心中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整首诗生动地勾勒出人性在情感纠葛中的微妙表现,其对人物心理及情感的细腻描绘使得诗篇别具韵味 。

萧绎

萧绎

梁元帝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 萧绎于514年封湘东王,早年因病而一眼失明。547年出荆州,任荆州刺史、使持节、都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侯景之乱时,梁武帝遣人至荆州宣读密诏,授萧绎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其余职务如故。549年梁武帝饿死台城后,萧绎首先发兵攻灭自己的侄儿河东王萧誉与哥哥邵陵王萧纶,并击退襄阳都督萧詧(萧誉之兄弟)的来犯;之后再命王僧辩率军东下消灭侯景。552年侯景死后,萧绎即帝位于江陵。当时,群臣中有人建议返回旧都建康,但萧绎没有同意。 萧绎即帝位之后,其弟武陵王萧纪称帝于益州;于是萧绎便派兵前往四川消灭萧纪,同时也请求西魏出兵。此举给了西魏可趁之机,益州因此沦落敌手。554年,萧绎给西魏宇文泰写信,要求按照旧图重新划定疆界,言辞又极为傲慢。宇文泰大为不满,命令常山公于谨、大将军杨忠等将领以5万兵马进攻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梁元帝战败,由御史中丞王孝祀作降文。随后,便率太子等人到西魏军营投降。不久为襄阳都督萧詧以土袋闷死,江陵“阖城老幼被虏入关”,后葬于颍陵,颍陵现存一对石兽(方旗庙石刻)。 梁元帝是一个爱好读书与喜好文学的君主,“四十六岁,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自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