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刘攽(bān):北宋史学家,与司马光等共同编修《资治通鉴》。
- 见期:见面的日期。
- 乐府短长诗:指苏轼创作的诗歌。乐府本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后人把乐府官署采集、创作的歌辞也称为乐府。短长诗在这里指长短不一的诗歌,即苏轼的诗作。
- 灵均:屈原的字。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 此秘:这种独特的诗歌秘密(此处指苏轼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
- 郢(yǐng)客:指擅长歌唱的人,出自战国时宋玉《对楚王问》中“郢中”故事。这里借指当时自认为善诗的人。
- 探高:探寻高深的境界。
- 狡狯(jiǎo kuài) :本意是嬉戏、机灵,这里形容苏轼诗歌创作突破常规,富有灵动变化。
- 师法:这里指诗歌创作所遵循的规范和法则。
- 微辞:含义深远微妙的言辞。
- 吴娃齐女:泛指江南一带美丽的女子。吴、齐是古代地域名称,这些地方多有美貌女子,吴娃和齐女常用以形容美丽女子。
- 明眸:明亮的眼睛。
- 嚬(pín)黛:即颦眉,皱眉。“黛”本指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这里指代女子的眉毛 。
翻译
千里迢迢的思念却没有相见的日子,幸运的是听闻你创作的动人诗篇。像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都未曾领略过这种诗歌的奥秘,那些自认为诗歌水平高的人不过是自我欺骗罢了。怪不得年少的你诗歌创作如此灵动多变,想必一定是深谙诗歌创作的法则,掌握了其中微妙的言辞诀窍。遥想那江南美丽的女子歌声如玉般清脆动人,轻皱眉头、明亮双眸顾盼生辉的时候是何等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刘攽读了苏轼的诗歌后写下寄赠之作。首联“千里相思无见期,喜闻乐府短长诗”开篇点明自己与苏轼距离遥远难以相见,以“喜闻”引出苏轼诗作,表现出对苏轼的思念以及对其作品的关注。颔联以屈原和自命不凡的“郢客”衬托苏轼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屈原“此秘未曾睹”,而那些自认为诗歌高深的“郢客”不过是自欺欺人,突出苏轼诗歌超越前人的创新和精妙。颈联“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狡狯”一词生动体现出苏轼诗歌创作中不拘一格、灵动多变的特点,同时认为苏轼年少能写出佳作是因为掌握了诗歌创作的精妙法则和言辞技巧,既肯定苏轼诗歌才情,又探讨其成功原因。尾联“吴娃齐女声如玉,遥想明眸嚬黛时”则由苏轼的诗歌联想,仿佛看到美丽女子演唱其诗的动人场景,以具体形象呈现出苏轼诗歌的感染力,为诗歌增添绮丽色彩,侧面衬托出苏轼诗歌受喜爱的程度。整首诗既饱含对苏轼的真挚友情,又从侧面高度赞扬了苏轼诗歌的卓越成就,情感真挚且艺术表达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