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秉心:持心,用心。
- 晞(xī):晒干,这里指在春日阳光下被融化消散。
- 赐:端木赐,即子贡,孔子弟子,因善于经营,富比王侯。《论语·先进》记载“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赐兮不受命” 意思即此处子贡不安于命运安排进行商业活动。
- 枨(chéng):申枨,孔子弟子。《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翻译
秉持的内心就如同松柏一般坚定,高洁的志向好似雪霜一样纯粹。 可即便坚韧的松柏也可能被摧折成为柴薪,纯净的雪霜也会在春日暖阳下化去。 由此才明白真正大丈夫所拥有的勇气,世间万物都无法与它相媲美比拟。 像子贡不能安于命运;申枨因为欲望在身,又怎么能够拥有真正刚直的品格呢 ?
赏析
这首《古意》诗开篇用“松柏”与“雪霜”来比喻人的坚定内心和高洁志向,展现出一种美好而崇高的品质。然而三四句笔锋一转,写即使是坚毅的松柏也会被摧毁,高洁的雪霜也会消融,暗示了人事的无常与美好品质在现实中的脆弱。这为引出后文对“丈夫勇”的论述做铺垫。“乃知丈夫勇,万物无以方”,直接点明真正大丈夫的勇气是独特无双、无可比拟的。最后两句通过子贡不安于命运、申枨因欲望难有刚直品格的例子,从侧面进一步强调了大丈夫应该有超越世俗欲望、坚守内心志向与勇气的品质。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用典等手法,层层深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与大丈夫之勇的深刻思考 ,富有哲理且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