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骸”:指人的全身骨骼。骸,hái。
- “两曜”:指日、月。
- “玉斧”:传说中修月的工具。
- “脩”:同“修”。
- “薄蚀”:日月相掩食。薄,bó。蚀,shí。
- “坐跏趺”:佛教中修禅者的坐姿。跏趺,jiā fū。
- “雠”:校对。雠,chóu。
翻译
人的身体怎能长久坚固呢,日月难道能逃脱被掩食吗。有玉斧来修圆又补缺,却没有金篦来刮开眼膜使眼睛明亮。坐在榻上修禅懒得清扫灰尘,亲手校勘书籍记录却没人前来。辜负了手持蟹螯举起酒杯的兴致,暮年十天里有九天是吃清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身体不能久存、日月会有掩食开篇,体现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提到用玉斧修月的传说,但现实中却没有类似开眼的神奇工具,反映出某种期望与现实的落差。描写自己修禅、校书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生活状态。最后说辜负了饮酒吃蟹的兴致,大部分时间都在吃斋,透露出暮年生活的平淡和节制,也可能蕴含着一些无奈和遗憾。整体上,诗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现实与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