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仲博

江头送客雪初晴,木叶脱尽山空明。 天高地迥著行客,昂昂野鹤相似清。 晓空霜唳三两声,扶木枝上阳乌惊。 岂无枯蚓若残粒,宁肯俛首鸡鹜争。 伊人伊人此为客,不是伊人招不得。 固有比邻不往来,那能万里相追逐。 泸涪江上初戒舟,荆江夏簟赤壁秋。 长江镜滑无纤滓,致君肝鬲尔许侔。 竟成何事客先发,赢得满头桩岁月。 丈夫身在复何忧,莫作无相见期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头:江边。
  • 木叶:秋天树叶落尽,此处指落叶。
  • 山空明:山野因落叶而显得空旷明亮。
  • 天高地迥:天空高远,大地辽阔。
  • :显现,突出。
  • 昂昂:形容鸟儿挺拔的样子。
  • 野鹤:野生的鹤,象征高洁之士。
  • 霜唳:寒霜中的鹤鸣。
  • 扶木枝:树枝。
  • 阳乌:太阳鸟,也指乌鸦。
  • 枯蚓:干枯的蚯蚓。
  • 残粒:残余的食物颗粒。
  • 俛首:低头。
  • 鸡鹜争:比喻低微之人互相争夺。
  • 伊人:此人,指杨仲博。
  • 比邻:邻居。
  • 戒舟:准备船只。
  • 荆江:长江流经湖北荆州的一段。
  • 夏簟:夏天使用的竹席。
  • 赤壁:指赤壁之战的地点,此处可能象征历史遗迹。
  • 纤滓:细微的杂质。
  • 致君肝鬲:比喻竭尽忠诚,辅佐君主。
  • 尔许侔:如此相似。
  • 桩岁月:形容时间长久。
  • 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这里指有志气的人。
  • 无相见期别:没有约定的离别。

翻译

江边雪刚停,我们相送在初晴的早晨,树木已脱尽叶子,山野显得格外空旷明亮。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你的身影像那孤独的野鹤,清高独立。清晨,听到几声鹤鸣划破霜空,乌鸦从树枝上惊飞。即使有像干枯蚯蚓般微不足道的事物,我也不会像鸡鸭一样争抢。你啊,你就是这样的客人,不是别人能招来的。原本就有邻居之间互不来往,怎能期待你跨越万里来相聚。现在你在泸涪江边准备起航,就像夏天在荆江乘凉,秋天赤壁的回忆。长江如镜子般清澈无瑕,你的忠诚和才华与它相比也不逊色。然而,最终还是你先启程离去,只留下我在这漫长岁月里感慨。大丈夫身处世间,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不要以无法再见为遗憾,就让我们这样分别吧。

赏析

这首诗是魏了翁赠送给友人杨仲博的,通过描绘江边送别的场景,展现了杨仲博的高洁品格。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雪后初晴、落叶、孤鹤、霜鸣等,寓言了友人的志向和节操。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惋惜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寄语。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送别的离愁,又有对友人的赞美和鼓励。

魏了翁

魏了翁

宋邛州蒲江人,字华父,号鹤山。宁宗庆元五年进士。累知嘉定府。史弥远入相,了翁力辞召命,居白鹤山授徒讲学。历知汉州、眉州,在蜀凡十七年。入为兵部郎中,至权工部侍郎。遭诬劾降三官,靖州居住。后复职,擢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筑城修武备,兴学校。曾上章论十弊,召还,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佥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后除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官终知福州、福建安抚使。卒谥文靖。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师友雅言》等。 ► 10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