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唐异山人

· 魏野
不见琴书友,相思二十秋。 能消几度别,便是一生休。 未得云迎步,还应雪满头。 何时各携杖,竟去会嵩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唐异山人:唐朝隐居在山中的高人,异山人是对他的尊称,"异"在这里指非世俗的,可能是他的山居生活与众不同。
  • 琴书友:指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以琴书为乐,也可能指与诗人关系亲密的朋友。
  • 相思二十秋:二十年的思念之情,"秋"在这里既是实际的时间,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深深的思念。
  • 能消几度别:经历了几次离别,"几度"表示次数之多。
  • 便是一生休:如果这样的离别再继续,就仿佛人生已经结束。
  • 云迎步:意指神仙般的迎接,形容对朋友的期盼和想象中的美好相遇。
  • 雪满头:借指年华老去,"雪"常用来比喻白发。
  • 嵩丘:即嵩山,古代著名的名山,也是道教圣地。

翻译

未能再见到那位弹琴读书的好友, 这二十年来,思念之情如影随形。 我们已分别了多少回, 似乎每一次告别都预示着此生就此结束。 未曾等到他如仙人般前来迎接, 恐怕我的头上已布满了白发。 不知何时,我们才能手握拐杖, 一起漫步到那嵩山的顶峰相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好友唐异山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时光流转、岁月无情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二十年的思念,以及多次离别带来的伤感,展现了对友情的执着和对重逢的渴望。"云迎步"和"雪满头"的画面,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暗示了人生如梦,岁月不待人的主题。最后,诗人期待与友人共登嵩山,寓意着无论经历多少沧桑,对友情的向往和追求永不改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魏野

宋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