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祠山报恩寺枕上闻杜鹃有感

· 虞俦
此去家山仅两程,不烦鸟语苦丁宁。 烟花三月忙中过,风雨连宵梦里听。 问雁呼卿情大薄,闻鸡起舞意还醒。 年来纵迹浑无定,渠亦相怜水上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祠山:指祠山庙,祭祀祠山张大帝的庙宇。张大帝即张渤,传为西汉时人,曾治理吴兴、长兴一带的水系,被尊为“祠山大帝”。
  • :路程。
  • 丁宁:同“叮咛”,反复地嘱咐。
  • 烟花三月:形容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
  • 连宵:通宵。
  • 问雁呼卿:用“问雁”的典故,借指思念远方的亲友。
  •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 :他(她、它)。

翻译

这次离家山只有两段路程了,不劳烦鸟儿苦口婆心地反复叮嘱。繁花似锦的三月在忙碌中度过,风雨通宵在梦里听到。像询问大雁呼喊亲友那样情谊太淡薄,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的意志还苏醒着。这些年踪迹总是没有确定,它也怜惜我如同水上的浮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之中的感慨和心境。首联写离家渐近,不必鸟儿叮咛,有种自在随意之感。颔联通过“烟花三月”的美好景象与“风雨连宵”的现实形成对比,突显时光匆匆。颈联借“问雁呼卿”和“闻鸡起舞”的典故,展示内心复杂的情感和对志向的思考。尾联则感慨自己这些年居无定所,如水上浮萍般漂泊不定,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全诗意境深远,将情感与景色巧妙融合,富有韵味。

虞俦

宋宁国人,字寿老。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绩溪令,饮食服用,悉取给于家。累迁监察徇史,排击贵近,朝纪肃然。光宗绍熙五年知湖州,推行荒政,全活甚众。宁宗庆元六年以太常少卿使金。嘉泰间,官至兵部侍郎,奉祠卒。工诗古文。有《尊白堂集》。 ► 8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