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读未见书

汉规群玉府,东观近宸居。 诏许无双士,来观未见书。 皇文开万卷,家学陋三馀。 竹帛森延阁,星辰绕直庐。 诸生起孤贱,天子自吹嘘。 愿以多闻力,论思补帝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观(guān):东汉宫廷藏书和校书之处。
  • 汉规:汉代的制度规制。
  • 群玉府:神话中仙人的藏书处,这里借指收藏重要典籍之所。
  • 宸(chén)居:帝王居住之所,借指帝王。
  • 诏许:皇帝下诏允许。
  • 无双士:指才能出众独一无二的人。
  • 三馀:三国魏董遇谓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为“三馀”,后泛指空闲时间。这里说自家学问比不上帝王藏书处的丰富。
  • 竹帛:竹简和白绢,古代可用于书写,这里指书籍。
  • :众多。
  • 延阁:汉代藏书阁名。
  • 直庐:值勤人员休息住宿的地方,这里指在东观值勤的地方,星辰绕直庐形容在宫廷附近值勤如同接近星辰般。
  • 吹嘘:这里有赞赏、扶持之意。
  • 帝裾(jū):帝王的衣襟,代指帝王,论思补帝裾意为通过思考议论来补正帝王的不足。

翻译

汉代创建的群玉府规制宏大,东观离帝王居住的地方很近。皇帝下诏允许才能出众的人,来这里观览那些还未被人看过的书籍。皇家的文献典籍多达万卷,相比之下自家的学识哪怕利用好各种闲暇时光也显得浅薄。藏书阁里的书籍众多林立,在东观值勤仿佛星辰环绕在身边。我出身孤苦贫寒地位低下,是天子对我赞赏扶持。我愿凭借自己广泛闻知的才力,通过思考议论为帝王的施政补益不足之处 。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黄庭坚对能够进入东观阅读珍贵书籍的感恩与感慨。开篇以汉时宫廷藏书规制引出东观的地位,突出其靠近帝王的重要性。“诏许无双士,来观未见书”,流露出荣幸之情,能够得到天子许可阅读未见过的书籍,这是极大的恩宠。中间“皇文开万卷,家学陋三馀”通过皇家藏书的丰富与自家学问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东观藏书的珍贵丰富。“竹帛森延阁,星辰绕直庐”描绘出东观的环境和在其中工作的独特氛围,有种超凡之感。后半部分诗人从自身孤贱出身写起,感叹天子的赞赏扶持,最后表达了愿以自己所学辅助帝王的忠诚心愿。整首诗情感庄重深沉,既有对皇家藏书的赞叹,又有对自身机遇的珍惜以及一颗忠诚于朝廷、渴望有所作为的赤诚之心。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