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轩诗六首

无外一精明,六合同出自。 公能知本源,佛亦不相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颐轩(yí xuān)**:黄庭坚居处的轩名。
  • **无外:即无穷无尽。
  • **精明:指人的精神、元神。
  • **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

翻译

人心的精神(元神)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宇宙万物都由此而出。您如果能洞察世间万物的本源,那即便与佛相比也不逊色。

赏析

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学与精神思考。开篇“无外一精明,六合同出自”,在宏大的视角下探讨了精神本源,将人的内在精神与广阔无垠的宇宙联系起来,突出精神的强大与根源性。后两句“公能知本源,佛亦不相似”则进一步深化主题,强调人若能洞悉万物根源,会达到极高的精神境界,即使是和佛相比也毫不欠缺。整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于精神探索、知识领悟的独特追求,超越了常规的认知,富含哲理,引发人们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深度思考 。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