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道二篇

廉蔺向千载,凛凛若生者。 曹李虽无恙,如沈九泉下。 短长略百年,共是过隙马。 事来磨其锋,意气要倾泻。 风云灭须臾,草木但春夏。 唯此一物灵,不可藉外假。 誉髦天下才,西伯本心化。 君无诮斯文,可以观大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廉蔺:廉颇和蔺相如。
  • 凛凛:令人敬畏的样子。
  • 曹李:曹植、李白。
  • 无恙:没灾祸,平安。
  • 髦(máo):俊。
  • 诮(qiào):责备。

翻译

廉颇和蔺相如已过千年,却仿佛还令人敬畏地活着。曹植和李白虽然没有灾祸,但却如同沉埋在九泉之下。人生长短大致也就百年,都如同白驹过隙般短暂。事情来临磨砺人的锐气,意气要尽情地倾吐挥洒。风云会在须臾之间消散,草木也只有春夏的生机。只有这一种灵慧之物,不能凭借外部来假借。赞誉杰出天下的人才,这是西伯侯本心的教化。你不要责备这些文章,可以从中看出高雅之态。

赏析

这首诗有着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思索。开篇提到廉蔺虽历经千年仍让人敬畏,而曹李却似沉于地下,通过对比展现不同的境遇。接着强调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面对事情要有意气。以风云须臾而灭、草木仅有春夏的生机,来进一步突出时光的匆匆和无常。而人内在的灵慧是独特的,不可假借。“誉髦天下才,西伯本心化”表达对杰出人才的赞誉和对美好品性的追求。结尾则表明诗歌有着高雅的内涵。全诗语言精炼,富有哲理,充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特色和他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