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僧室画山水

画精禅室冷,方暑久徘徊。 不尽林端雪,长青石上苔。 心闲对岩岫,目净失尘埃。 坐久清风至,疑从翠涧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正,刚好。
  • 岩岫(xiù):山峦。岫,山穴,这里泛指山峰。
  • 目净:眼睛干净,意为没有世俗杂念。这里形容心境澄澈,看待万物无尘埃蔽目之感。

翻译

精美的画作放置在清冷的禅室之中,正值炎热的夏日,我在这里徘徊许久。画面上,树林梢头的雪始终没有消融,石头上的苔藓常年保持青绿。我的内心闲适地对着画面里的山峦,心境澄澈仿佛眼中没有了尘世的尘埃。久坐之后清凉的微风轻轻拂来,恍惚间怀疑这风是从那翠绿的山涧中吹来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了一个清幽宁静的意境。诗人身处禅室,本是炎热的暑天,却因欣赏精美的山水画卷而久留徘徊。诗中的景色描写十分精妙,“不尽林端雪,长青石上苔”勾画出画面中静美、悠然的景致,雪停留在树梢永不消融,石上苔藓四季常绿,充满旷远清幽之意。

“心闲对岩岫,目净失尘埃”这两句,则由景入情,体现出诗人内心的闲适淡然,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融入其中,忘记了世俗的烦恼与纷扰。

最后“坐久清风至,疑从翠涧来”更有韵味,久坐禅室,阵阵清风袭来,让诗人产生仿佛风从画中翠绿山涧吹来的奇妙感觉。这既是写诗中的画作栩栩如生带来的感受,也透露出诗人沉浸其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整首诗将绘画的艺术魅力与诗人宁静淡然的心境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的启迪 。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