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辞 山乐官

· 王质
山乐官,山乐官,自歌自和闲追欢。 杉风梧月都清圆,松烟竹露仍团圞。 林为筦,溪为弦,深山飞鸣相拍弹。 呜呼此友兮宜相谙,树香树粉山毵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自歌自和:自己唱歌自己应和。
  • **清圆:清幽圆润。
  • ****团圞(luán)**:形容圆的样子。这里形容松烟缭绕、竹露圆润的状态。
  • ****筦(guǎn)**:同“管”,这里可理解为管乐器,说山林像管乐器。
  • **相拍弹:相互呼应弹奏,比喻鸟鸣声相互应和。
  • ****谙(ān)**:熟悉。
  • ****毵毵(sān sān)**:形容毛发、枝条等细长的样子,这里形容山中树木郁郁葱葱、枝叶纤细。

翻译

山乐官啊,山乐官,你独自歌唱又自行应和,悠然地追寻欢乐。在杉树的风声、梧桐的月光里,一切都是那么清幽圆润;松树的云烟、竹子上的露珠,都是那般圆润美好。山林是管乐器,溪流是琴弦,在这深山中鸟儿飞舞鸣叫,相互呼应如同弹奏乐曲。哎,这样的朋友啊真应该与之熟悉亲近,山林间树木散发着香气,飘落着花粉,枝叶长得细长而繁茂。

赏析

这首《山友辞 山乐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山林间鸟儿欢歌的美好画面。开篇直呼“山乐官”,奠定轻松欢快的基调,展现出山乐官自由自在的欢娱状态。“杉风梧月都清圆,松烟竹露仍团圞”一句,细腻地刻画了山林清幽美妙的环境,视觉与触觉感受融为一体,给人宁静而美好的感觉。将“林为筦,溪为弦”,化自然之景为乐器,设想奇巧,生动地表现了山中鸟儿的鸣叫声仿佛是一场自然音乐会。最后的“呜呼此友兮宜相谙,树香树粉山毵毵”,表达出诗人希望能与山乐官这样的“朋友”熟悉亲近的心情,同时描绘出的山林生机勃勃之态,让人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无尽魅力与活力 ,整首诗充满了对山林生活和自然生物的喜爱之情。

王质

王质,字景文,号雪山,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出生。靖康之变后,迁徙兴国(今湖北阳新),二十三岁时游太学,与张孝祥父子有往来,与九江王阮齐名,王阮说:“听景文论古,如读郦道元《水经》,名川支川,贯穿周匝,无有间断”。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进士,张浚聘为幕僚。虞允文聘为幕属。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入京为太学正。博通经史,著《朴论》五十卷、《西征丛纪》、《雪山集》四十卷等。淳熙十六年卒。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