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玉蟾:南宋道士、诗人,本名葛长庚,为道教全真南宗掌教、道教内丹理论家。
- 青蛇:此指代宝剑,因剑身的寒光如青色的蛇信,故而常以“青蛇”代剑 。
- 逸人: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中那位练习剑法的人。
- 深番:指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的“番”过去对边境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
- 匈奴:这里借指侵扰宋朝边境的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并非指古代实际的匈奴族。
翻译
这些年啊,精妙的剑法已经许久没有传承流传了,在这期间也听闻不到有出色的剑侠的事迹。自从那宝剑(从袖中挥舞后消失不见)不知去往何处,君山和洞庭一带只剩下空茫的水光和云烟。有一位隐士习得了剑法的秘诀,常常能看见岩前的青石被剑气震裂。既然有这样的好剑法,为何不带着它奔赴偏远的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为国家去拼杀,把侵犯者匈奴的血统统都沥尽。
赏析
这首诗开篇感慨剑法失传、剑侠无闻,奠定了一种寂寥、空茫的情感基调,流露出诗人对古时高超剑术传承断绝的惋惜。“一从袖里青蛇去,君山洞庭空水云”运用借景抒情,宝剑离去后,山水空寂,暗示着侠义精神的落寞。
中间写逸人习剑得诀,岩前青石被震裂,展现了剑法的威力高强,描绘出这一剑法的神奇。
结尾诗人笔锋一转,发出“何如把此入深番,为国沥尽匈奴血”的呼吁,将个人高超的剑术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升华了主题,表达出诗人渴望有人能凭借高强武艺保家卫国、抵御外敌入侵的拳拳爱国之心。整首诗层层递进,从对剑术传承的叹惋到对高强剑术的展示,最后落脚到家国情怀的抒发,饱含情感又富有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