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上原陈翁以卖花为业得钱悉供酒资又不能独饮逢人辄强与共醉辛亥九月十二日偶过其门访之败屋一间妻子饥寒而此翁已大醉矣殆隐者也为赋一诗
君不见会稽城南卖花翁,以花为粮如蜜蜂。朝卖一株紫,暮卖一枝红。
屋破见青天,盎中米常空。卖花得钱送酒家,取酒尽时还卖花。
春春花开岂有极,日日我醉终无涯。亦不知天子殿前宣白麻,亦不知相公门前筑堤沙。
客来与语不能答,但见醉发覆面垂髿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会稽(kuài jī):古郡名,今浙江绍兴一带,这里指陆游所在的地方。
- 盎(àng):一种腹大口小的盛物洗物的瓦盆。
- 髿髿(suō suō):头发下垂的样子。
翻译
您没看见会稽城南那个卖花的老翁吗,他把花当作粮食,就像蜜蜂一样。早上卖一株紫色的花,晚上卖一枝红色的花。 他的屋子破旧得能看见天空,盆里的米常常是空的。卖花得到的钱送去酒家,买酒喝完了又去卖花。 春天的花开哪有尽头,我每天醉酒也没有边际。也不知道天子在殿前宣布诏书,也不知道相公在门前修筑堤坝。 有客人来和他说话,他不能回答,只看见他醉后头发覆盖着脸,垂下来乱蓬蓬的。
赏析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以卖花为生,却将卖花所得全部用于买酒,生活贫困却又自在逍遥的隐者形象。诗的前两句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卖花翁以花为粮的生活状态。接着描述了他破旧的房屋和空虚的米盎,与他将卖花钱用于买酒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他对酒的热爱和对物质生活的不在意。“春春花开岂有极,日日我醉终无涯”则表现了他对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不关心世事的繁华与变迁。最后两句通过描写他醉后无法应答客人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他的隐者形象,突出了他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中,对外界的事物漠不关心。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独特,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诗人对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的某种欣赏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