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诸葛武侯书台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馀。
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沔(miǎn)阳:古县名。
- 典午:“司马”的隐语,晋朝皇帝姓司马。
- 猾贼:奸猾狡黠的贼人。
- 定军山:山名。
- 梁甫吟: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 三顾:即三顾茅庐。
翻译
在沔阳的道路上荒草萋萋,卧龙诸葛亮已然远去只留下空空的祠堂。那时候晋朝被称为奸猾的贼人,他们丧气而不敢抵挡王师。定军山前这寒食节的路上,到现在还有人祭祀丞相的墓。松间的风声让人想象到《梁甫吟》,还能回忆起他猛然间回应三顾茅庐。《出师表》千年来独一无二,远远超过管仲、乐毅而且还有余。世上那些浅陋的儒生怎能做到这些呢,在那高台上当日读的又是什么书。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凭吊诸葛武侯的作品。诗中先描绘了武侯遗迹如今的情景,道出了对武侯的追思与缅怀。接着以晋朝为反衬,突出武侯的伟大。“定军山前”几句进一步烘托出后人对武侯的敬仰与祭祀。对《梁甫吟》和三顾茅庐的提及,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对《出师表》的高度评价,凸显了武侯的雄才大略和忠诚精神。最后通过对俗儒的对比,再次强调武侯的非凡。全诗感情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深深的敬意和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