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行
注释
- 鸩(zhèn)羽:鸩鸟的羽毛。鸩是一种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能毒死人。
- 乌喙(huì):乌头。一种药草,有毒。
- 审:详细,清楚。
- 取舍:择用与废弃;选择。
- 啖(dàn):吃 。
- 火食:熟食,指煮熟的食物。
- 妻孥(nú):妻子和儿女。
- 陷阱:比喻害人的圈套。
- 刀锯:古代刑具,亦代指刑罚。
- 鼎镬(huò):鼎和镬,古代两种烹饪器,也指古代的酷刑,即将人放在鼎镬里烹煮。
- 自致:自己招致。
- 忘形:不拘形迹,指一种物我两忘、融合自然的境界。
- 麋鹿(mí lù):哺乳动物,性温顺。
- 俱逝:一起消逝,离去。
- 杳杳(yǎo yǎo):形容幽静深远。
- 青嶂(zhàng):如屏障的青山。
- 巢居:上古时人们为避野兽侵害,在树上筑巢而居。
翻译
您口渴的时候从未饮过沾了鸩鸟羽毛的毒酒,您饥饿的时候也从未吃过乌头这种有毒的食物。正因为对事物了解得清楚明白,所以在取和舍之间根本不需要过多考虑犹豫。
双眼能看见广袤的青天,但对着往来宾客却觉得兴味索然。有嘴宁愿啃食松柏,把吃熟食当作太过繁杂的事情。
做了官又要养活妻子儿女,那如同身处陷阱一般怎么能避开灾祸呢。刀锯和鼎镬这样的刑罚,哪一样不是自己招来的呢。
想要找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放下世俗身形与麋鹿相伴远去。在那悠远深静、白云缭绕的青山之间,像上古之人那样在树上筑巢,长久地避开尘世的纷扰。
赏析
这首《避世行》是陆游对出世生活的向往与对入世风险的深刻反思之作。开篇以“君渴未尝饮鸩羽,君饥未尝食乌喙”表明做人要有明辨是非善恶的智慧,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中间几句 “有眼看青天,对客实少味。有口啖松柏,火食太多事”,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独特表达,展现诗人对世俗社交与物质享受的淡然态度,凸显其超凡脱俗的心境。
诗中对于为官生活更是有着锐利的揭露,“作官蓄妻孥,陷阱安所避。刀锯与鼎镬,孰匪君自致” 直接指出为官养家犹如陷入陷阱,刑罚祸患往往是自我招致,这里不仅流露出对官场黑暗与危险的洞察,也反映出诗人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结尾处“欲求人迹不到处,忘形麋鹿与俱逝。杳杳白云青嶂间,千岁巢居常避世”,诗人为自己描绘出一幅避世隐居的美妙画卷,渴望在大自然中与麋鹿为友,忘却尘世烦恼,在幽深的山林里回归自然本真,长久享受避世的安宁。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且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复杂险恶的现实社会的厌倦,和对一个世外桃源般纯净世界的向往追求,展现了陆游诗作中别样情怀与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