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
疏帘曲槛蘋风凉,细腰美人藕丝裳。
绿藤水文穿矮床,玉指纤纤弹履霜。
高林莺啭日正长,幽涧泉鸣夜未央。
哀思不怨和而庄,有齐淑女礼自防。
世人但惑青楼倡,琵琶箜篌杂胡羌。
试听一曲醒汝狂,文姬指法传中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疏帘:也叫“疎帘”,指稀疏的竹织窗帘。
- 曲槛:曲折的栏杆。
- 藕丝裳:用藕丝织成的衣裳。
- 履霜:古乐曲名。
- 未央:未尽,没有结束。
翻译
稀疏的竹帘和曲折的栏杆间有苹花香气伴着凉风,那细腰的美人穿着藕丝衣裳。绿色的藤蔓如水纹般穿过矮床,如玉般纤细的手指弹着履霜曲。高高的树林中黄莺婉转啼叫时太阳正长,幽静的山涧中泉水潺潺在夜晚还未停止。那哀怨的思绪不哀怨且平和庄重,有齐国淑女遵礼仪而自我提防。世上的人只被青楼的歌女迷惑,琵琶、箜篌夹杂着胡人的乐器。试着听一曲能让你从狂态中清醒,蔡文姬的指法是从中郎蔡邕传承下来的。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听琴的场景,通过对环境、美人以及音乐的刻画,营造出一种雅致而富有韵味的氛围。开头以疏帘、曲槛等环境描写展现出清幽之境,美人着藕丝裳出现,充满美感。对弹琴场景的描写细腻入微,藤蔓、玉指弹曲等,让读者能切身感受到那份优雅。诗中提到了音乐的哀怨和平和庄重,表现出其丰富的情感内涵。后面部分则对比了世人对低俗音乐的沉迷和对高雅琴声的忽视,强调了真正优雅音乐的价值。最后点明蔡文姬指法的传承,更增添了文化底蕴。整首诗既描绘了具体的画面,又蕴含了对音乐和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