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弦琴

道外元无器,聊横膝上琴。 本非弦可弄,自觉趣尤深。 早向声前悟,何劳指下寻。 昭文元不鼓,钟子谩知音。 赜矣钟名哑,伤哉磬有心。 退之如解此,十操不应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这里指的是道理、法则。
  • :指具体的事物、器具。
  • :姑且、暂且。
  • 赜(zé):深奥。

翻译

在道理之外原本没有具体的器物,姑且横放膝上当作琴。本来就不是琴弦可以拨弄的,自己却觉得意趣尤其深沉。早早地在声音之前就领悟了,哪里还用得着在指下寻找。昭文原本不弹奏,钟子期也只是徒然被认为是知音。深奥啊那钟的名声是哑的,可悲啊那磬是有心意的。韩愈如果明白这个道理,那十首琴操就不应该吟咏了。

赏析

这首诗围绕“无弦琴”展开,表达了一种超越具体乐器和外在形式,领悟更深层次道理和趣味的感悟。诗人强调无需通过实际的琴弦弹奏,便能领略其中的深意,体现了对内在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思索。诗中提到昭文不鼓和钟子期的例子,以及对钟和磬的思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于超越表象的追求。整体诗意富有哲理,引发读者对精神世界和审美境界的思考。

林希逸

宋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 8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