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郭二首

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耕樵必业儒。 惟有桐城南郭外,朝为原宪莫陶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务本:致力于根本。(务,wù)
  • 知书:有文化知识。
  • 耕樵:耕田打柴,指农业生产和砍柴等体力劳动。
  • 业儒:以儒学为业,指读书求学。
  • 原宪:孔子弟子,安贫乐道。
  • 陶朱:指范蠡(lǐ),他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经商,成为巨富,人称“陶朱公”。这里以陶朱公代指商人。

翻译

福建人致力于根本也知晓诗书,如果不从事耕田打柴的劳作,就一定会读书求学以儒家学说为业。只有在桐城的南郭外,人们早晨像原宪一样安贫乐道,而不是像陶朱公那样追求财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福建泉州南郭地区人民的生活风貌和价值取向。诗人赞扬了闽人重视根本、追求知识的品质,同时强调了他们对儒家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诗中通过对比原宪的安贫乐道和陶朱公的追求财富,表达了对南郭地区人民不追求物质利益,而注重精神追求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人们的价值观。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初名灼,号后村,莆田人,初为靖安主薄,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应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有《后村先生大全集》。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 48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