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

薄有西风意,郊行得自娱。 山晴全体出,树老半身枯。 林转亭方见,江侵路欲无。 何妨桥缆断,小?故堪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薄(bó)有:微微有,有一点点。
  • **西风:秋风。
  • **:侵占,这里指江水逼近道路。
  • ****小?(yú)**:小船。“?”,指一种轻便的小船 。

翻译

微微有了些秋风的意味,到郊外游玩能让自己获得乐趣。天气晴朗,山峦完整地展现出全貌;树木年老,有一半已经干枯。树林转过弯后亭子才出现在眼前,江水渐渐逼近道路,仿佛要把路淹没。哪怕桥边拴船的缆绳断了又有何妨,小小的船只仍旧可以呼唤使用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好的郊外出行所见之景。开篇点明在微微秋风中郊行是为自娱,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颔联对山峦和老树的描写,“山晴全体出”展现出晴天里山峦的全貌,有一种大气开阔之感;“树老半身枯”则刻画了老树枯败之态,动静结合,增添了画面的沧桑感。颈联“林转亭方见,江侵路欲无”,通过树林与亭子、江水与道路的空间关系转变,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变化有致的意境。最后尾联豁达洒脱,即便桥缆断了也无妨,有小船随时可用,进一步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借景抒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郊野风光的喜爱与享受自然、不受拘束的闲适之情 。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初名灼,号后村,莆田人,初为靖安主薄,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应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有《后村先生大全集》。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 48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