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古德:指古代有道德、有智慧的高僧大德之人 。
- 杖头挑:古代高僧常把一些物品挂在杖头出行,这里“挑”带有洒脱自在行事的意味 。
- 师: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此处指题中提到拥有“钓月庵”名号之人。
- 竿下取:意思是从钓竿下获取,结合诗题可知寓意从“钓月”这件事来有所体悟。
- 体自如:身心处于一种自在随缘、不受拘束的状态。
翻译
古代的大德高僧潇洒地用杖头挑着物品行走世间,如今这位师父在垂钓的竿下寻求内心的领悟。当明月圆满之时,身心自在惬意,那清澈的光辉仿佛也找不到确切所在之处。
赏析
这首诗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空灵境界。开头将“古德杖头挑”与“今师竿下取”进行对比,从形式上暗示了古今寻求智慧与心境的不同方式。“月满体自如”描绘出一种物我两忘、身心与圆满的月色相融合的状态,此时的人摆脱了世俗的烦恼和束缚,达到一种悠然自得的境地。“清光无处所”则让整首诗的意境更显空灵,那无处不在却又难以确切捕捉的清光,正像禅意,难以言明却又无处不在,给人以无尽的思考和想象空间,表达了诗中主人公对空灵禅意境界的追求与感悟 。
刘一止的其他作品
- 《 卢骏元宪使寄示会稽竞秀阁识舟亭二诗为各 》 —— [ 宋 ] 刘一止
- 《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 其十 》 —— [ 宋 ] 刘一止
- 《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 其七 》 —— [ 宋 ] 刘一止
- 《 喜迁莺 · 晓行 》 —— [ 宋 ] 刘一止
- 《 寄题叶叔明盛圃熙春堂四首且为他日往游之约 其三 》 —— [ 宋 ] 刘一止
- 《 题杨吉老知军玉辉亭二首 其二 》 —— [ 宋 ] 刘一止
- 《 徐仲常朝奉挽诗一首 》 —— [ 宋 ] 刘一止
- 《 道中杂兴五首 》 —— [ 宋 ] 刘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