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萧照画卷

远峰没空苍,近树森立壁。 丛篁郁长汀,茅茨露半脊。 归舟何处家,中流弄长笛。 或恐画师身,留此黯淡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照:宋代画家。
  • 森立:像树林一样耸立。
  • 丛篁(cóng huáng):丛生的竹子。
  • 长汀(cháng tīng):水边平地。
  • 茅茨(máo cí):茅草盖的屋顶。

翻译

远处的山峰空旷苍莽,近处的树木像墙壁一样耸立。丛生的竹子郁郁葱葱布满长的水边平地,茅草屋露出一半的屋脊。归来的船只哪里是家呢,在江水中吹着长长的笛子。或许是担心画师本身,留下了这暗淡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卷中的景色,通过对远峰、近树、丛篁、茅茨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黯淡的氛围。“远峰没空苍”展示出山峰的空旷与苍茫,给人以悠远之感。“近树森立壁”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的挺拔。“丛篁郁长汀”描绘了竹子的繁茂与水边平地的景象。“归舟何处家”则增添了一丝漂泊无依的情绪。最后一句“或恐画师身,留此黯淡迹”,对画卷的整体风格进行了一种推测和思考。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画卷中的景色生动地展现给读者。

舒岳祥

舒岳祥

舒岳祥,字景薛,一字舜侯,人称阆风先生,浙江宁海人。 幼年聪慧,七岁能作古文,语出惊人。年二十六岁时,以文章谒见荆溪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比之汉贾谊、终军。1256年中进士,授奉化尉。右丞相叶梦鼎曾以文字官荐岳祥入朝,以母丧离去。丧服满,适友人陈蒙总饷金陵,聘岳祥入总幕,与商军国之政,暇则谈文讲道,游览名胜,不烦以案牍之事。后陈蒙以移用军饷被去职,舒岳祥亦离去。军中将领争相挽留,岳祥说:“主我者以罪去,而吾固利独留邪?”辞不就。 咸淳九年(1273),友人谢堂欲荐岳祥入京师订正《通鉴》各家注释,事将成,奏入经筵备作讲读之士。后风景尹曾渊子又荐岳祥为户部酒务,此乃晋列朝士阶梯之职。贾似道时当国,亦闻岳祥之才,但以岳祥尚气简直,不肯对人作软媚之言,不拟即刻任用,欲以盘折抑挫之法驯服岳祥,然后为己所用。岳祥获悉,毅然离京回乡。宋亡后,舒岳祥隐匿乡里执教,为赤城书堂长。与奉化戴表元、鄞县袁桷等交往甚密。晚年潜心于诗文创作,虽战乱频繁,颠沛流离,仍奋笔不辍。诗文与王应麟齐名。 ► 8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