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灯琐忆(节选)

· 蒋坦
关、蒋故中表亲。余未聘时,秋芙来余家,绕床弄梅,两无嫌猜。丁亥元夕,秋芙来贺岁,见于堂前。秋芙衣葵绿衣,余著银红绣袍,肩随额齐,钗帽相傍。张情齐丈方居巢园,谓大人曰:“俨然佳儿佳妇。”大人遂有丝罗之意。后数月,巢园鼠姑作花,大人招亲朋,置酒花下。秋芙随严君来。酒次,秋芙收筵上果脯,藏帊中。余夺之,秋芙曰:“余将携归,不汝食也。”余戏解所系巾,曰:“以此缚汝,看汝得归去否?”秋芙惊泣,乳妪携去始解。大人顾之而笑。固倩俞霞轩师为之蹇修,筵上聘定。自后数年,绝不相见。大人以关氏世有姻娅,岁时仍率余往趋谒,故关氏之庭,迹虽疏,未尝绝也。忆壬辰新岁,余往,入门见青衣小鬟,拥一粲姝上车而去。俄闻屏间笑声,乃知出者即为秋芙。又一年,圃桥试近,妻父集同人会文,意在察婿。置酒后堂,余列末座。闻湘帘之中,环玉相触,未知有秋关在否。又一年,余行市间,忽车雷声中,帘□疾卷,中有丽人,相注作熟视状。最后一车,似是妻母,意卷帘人即膝前娇女也。 又一年,余举弟子员,大人命余晋谒。庭遇秋芙,戴貂茸,立蜜梅花下。俄闻银钩一声,无复鸿影。余自聘及迎,相去凡十五年,五经邂逅,及却扇筵前,剪灯相见,始知颊上双涡,非复旧时丰满矣。今去结缡又复十载,余与秋芙皆鬓有霜色,未知数年而后,更作何状?忽忽前尘,如梦如醉,质之秋芙,亦忆一二否?
拼音

所属合集

#杨梅 #红豆

《秋灯琐忆》是清代文人蒋坦所作散文集,内容记述了他与爱妻秋芙的日常生活琐事。这是一对情深意笃、才情清绝、心性淡远的夫妻,他们意趣高雅,性情相契,尽管生活贫寒,却整日涵泳于琴棋书画中,陶然忘忧。文辞极美,叙事传情栩然哀切,辄催人泪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表亲:表亲。
  • 丁亥:年份,干支纪年法中的丁亥年 。
  • 元夕:正月十五元宵节。
  • 肩随额齐:形容两人高矮差不多,并肩齐额 。
  • 丝罗之意:指联姻的想法。丝罗在古代常用来比喻婚姻。
  • 鼠姑:牡丹的别称。
  • 严君:指父亲。
  • (pà):同“帕”,手帕。
  • 蹇修(jiǎn xiū):原指伏羲氏之臣蹇修,后用以为媒妁的代称。
  • 姻娅: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
  • 趋谒:前往拜见。
  • 青衣小鬟:穿青色衣服的小丫鬟。
  • 粲姝(càn shū):美丽的女子。
  • 环玉相触:身上的玉环等饰品相互碰撞,形容女子走动时的声响。
  • 弟子员:明清时称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得以在府、州、县学读书的生员。
  • 却扇筵前:古代婚礼中有新娘以扇遮面的习俗,行交拜礼后去扇,称“却扇”,这里指新婚相见时。
  • 结缡(jié lí ):结婚。

翻译

我和秋芙原本是表亲。在我尚未订婚时,秋芙来到我家,我们围绕着床互相玩着青梅,彼此毫无嫌隙和猜忌。丁亥年元宵节,秋芙来我家拜年,我们在堂前见面。秋芙穿着葵绿色的衣服,我穿着银红色的绣袍,我们并肩齐额,钗帽相互挨近。张情齐先生当时住在巢园,对我父母说:“这俨然就是一对佳儿佳妇。”于是父母便有了让我们联姻的想法。 几个月后,巢园的牡丹开花了,父母邀请亲朋好友,在花下摆酒设宴。秋芙跟着她父亲前来。酒席间,秋芙收拾筵席上的果脯,藏在手帕里。我去抢夺,秋芙说:“我要带回去,不给你吃。”我开玩笑地解下自己系着的巾带,说:“用这个绑住你,看你怎么回去?”秋芙惊慌哭泣,奶妈把她带走才罢休,大人们看着都笑了。后来父母请俞霞轩老师做媒人,在筵席上定下了婚约。 从那之后的几年里,我们一直没有见面。父母因为关氏家族世代都有姻亲关系,逢年过节仍然带我前去拜访,所以我虽不常去关氏家中,但也从未断绝往来。记得壬辰年新春,我前去关家,一进门就看见一个穿着青色衣服的小丫鬟,簇拥着一位美丽的女子上车离去。很快听到屏风后面传来笑声,这才知道离去的就是秋芙。 又过了一年,圃桥考试临近,我岳父召集同仁们一起聚会写文章,意在考察女婿。在后堂摆下酒席,我坐在末座。听到湘帘后面,玉环碰撞发出声响,不知道秋芙是否在其中。 又过了一年,我在集市上行走,忽然在车声隆隆中,一辆车上的帘子迅速卷起,里面有一位美丽的女子,注视着我好像很熟悉的样子。最后一辆车,好像坐的是岳母,我心想卷帘的想必就是岳母膝前的爱女了。 又过了一年,我考中了生员,父母让我去关家拜访。在庭院中遇见秋芙,她戴着貂皮帽,站在蜜梅花下。不一会儿听到一声轻微的声响,秋芙的身影便消失了。 从我订婚到迎娶,前后相隔共十五年,我们五次偶然相遇,等到新婚在筵席前初见,剪烛相对时,才发现她脸颊上的两个酒窝,已不像旧时那般丰满了。如今距离结婚又过去了十年,我和秋芙两鬓都有了白发,不知道再过几年,我们又会是什么模样?过去匆匆的岁月,如梦如醉,要是问秋芙,她是否也还记得这些过往的一二事呢?

赏析

这篇节选的文字充满了温柔浪漫又夹杂着时光沧桑的情感。作者以回忆为线索,细腻地描绘了自己与秋芙从儿时两小无猜到定下婚约,再到婚后多年,期间种种或偶然或刻意的相见场景。 文中通过许多生活细节描写,生动地塑造出秋芙活泼可爱的形象,比如她藏果脯、因被戏言而惊泣等情节,让人感受到了她的天真烂漫。同时,作者多次描述两人见面时生活场景的变化,从儿时的青涩懵懂,到随着时间流逝,经历成长、结婚后的容貌改变,侧面反映了时光的无情。这其中不仅有对年少纯真情感的怀念,也有对岁月变迁、容颜老去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过往时光和眼前伴侣深深的眷恋与珍惜,读来令人心生温情却又隐隐有一丝惆怅。

蒋坦

蒋坦,字平伯,号蔼卿,浙江钱塘人。秀才出身,擅长书法。道光七年与青梅竹马的表妹关瑛(秋芙)订婚,道光二十三年成婚,长年居住于杭州西湖。咸丰年间秋芙病卒。咸丰十一年,太平军攻杭州,蒋坦避祸慈溪,投靠朋友王景曾,又回钱塘,不久饿死。著有《秋灯琐忆》、《息影庵初存诗》、《集外诗》、《微波集》等。徐世昌《晚晴蓉诗汇》曰:“后秋芙死,蔼卿为制《秋灯琐忆》,皆幽闺遗事”。秋芙被林语堂形容是中国古代最可爱的两个女性之一,另一个是沈复之妻芸娘。 ► 6篇诗文

蒋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