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灯琐忆(节选)
名句
序
注释
- 中表亲:表亲。
- 丁亥:年份,干支纪年法中的丁亥年 。
- 元夕:正月十五元宵节。
- 肩随额齐:形容两人高矮差不多,并肩齐额 。
- 丝罗之意:指联姻的想法。丝罗在古代常用来比喻婚姻。
- 鼠姑:牡丹的别称。
- 严君:指父亲。
- 帊(pà):同“帕”,手帕。
- 蹇修(jiǎn xiū):原指伏羲氏之臣蹇修,后用以为媒妁的代称。
- 姻娅: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
- 趋谒:前往拜见。
- 青衣小鬟:穿青色衣服的小丫鬟。
- 粲姝(càn shū):美丽的女子。
- 环玉相触:身上的玉环等饰品相互碰撞,形容女子走动时的声响。
- 弟子员:明清时称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得以在府、州、县学读书的生员。
- 却扇筵前:古代婚礼中有新娘以扇遮面的习俗,行交拜礼后去扇,称“却扇”,这里指新婚相见时。
- 结缡(jié lí ):结婚。
翻译
我和秋芙原本是表亲。在我尚未订婚时,秋芙来到我家,我们围绕着床互相玩着青梅,彼此毫无嫌隙和猜忌。丁亥年元宵节,秋芙来我家拜年,我们在堂前见面。秋芙穿着葵绿色的衣服,我穿着银红色的绣袍,我们并肩齐额,钗帽相互挨近。张情齐先生当时住在巢园,对我父母说:“这俨然就是一对佳儿佳妇。”于是父母便有了让我们联姻的想法。 几个月后,巢园的牡丹开花了,父母邀请亲朋好友,在花下摆酒设宴。秋芙跟着她父亲前来。酒席间,秋芙收拾筵席上的果脯,藏在手帕里。我去抢夺,秋芙说:“我要带回去,不给你吃。”我开玩笑地解下自己系着的巾带,说:“用这个绑住你,看你怎么回去?”秋芙惊慌哭泣,奶妈把她带走才罢休,大人们看着都笑了。后来父母请俞霞轩老师做媒人,在筵席上定下了婚约。 从那之后的几年里,我们一直没有见面。父母因为关氏家族世代都有姻亲关系,逢年过节仍然带我前去拜访,所以我虽不常去关氏家中,但也从未断绝往来。记得壬辰年新春,我前去关家,一进门就看见一个穿着青色衣服的小丫鬟,簇拥着一位美丽的女子上车离去。很快听到屏风后面传来笑声,这才知道离去的就是秋芙。 又过了一年,圃桥考试临近,我岳父召集同仁们一起聚会写文章,意在考察女婿。在后堂摆下酒席,我坐在末座。听到湘帘后面,玉环碰撞发出声响,不知道秋芙是否在其中。 又过了一年,我在集市上行走,忽然在车声隆隆中,一辆车上的帘子迅速卷起,里面有一位美丽的女子,注视着我好像很熟悉的样子。最后一辆车,好像坐的是岳母,我心想卷帘的想必就是岳母膝前的爱女了。 又过了一年,我考中了生员,父母让我去关家拜访。在庭院中遇见秋芙,她戴着貂皮帽,站在蜜梅花下。不一会儿听到一声轻微的声响,秋芙的身影便消失了。 从我订婚到迎娶,前后相隔共十五年,我们五次偶然相遇,等到新婚在筵席前初见,剪烛相对时,才发现她脸颊上的两个酒窝,已不像旧时那般丰满了。如今距离结婚又过去了十年,我和秋芙两鬓都有了白发,不知道再过几年,我们又会是什么模样?过去匆匆的岁月,如梦如醉,要是问秋芙,她是否也还记得这些过往的一二事呢?
赏析
这篇节选的文字充满了温柔浪漫又夹杂着时光沧桑的情感。作者以回忆为线索,细腻地描绘了自己与秋芙从儿时两小无猜到定下婚约,再到婚后多年,期间种种或偶然或刻意的相见场景。 文中通过许多生活细节描写,生动地塑造出秋芙活泼可爱的形象,比如她藏果脯、因被戏言而惊泣等情节,让人感受到了她的天真烂漫。同时,作者多次描述两人见面时生活场景的变化,从儿时的青涩懵懂,到随着时间流逝,经历成长、结婚后的容貌改变,侧面反映了时光的无情。这其中不仅有对年少纯真情感的怀念,也有对岁月变迁、容颜老去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过往时光和眼前伴侣深深的眷恋与珍惜,读来令人心生温情却又隐隐有一丝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