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堂记
译文
序
注释
- 嘉祐二年:嘉祐为宋仁宗赵祯年号,嘉祐二年即公元 1057 年。
- 龙图阁直学士(尚书):龙图阁直学士是宋朝的一种官职,“尚书”这里省略了具体尚书职位,是加衔,表示尊崇。
- **出守於杭:出京到杭州任太守。出守:由京官出任地方官。
- 宠之以诗:用诗来给予恩宠。
- **誌(zhì)**:同“志”,记。这里是作文记录的意思 。
- 宽闲之野:宽广空旷的野外。
- 寂寞之乡:冷清偏僻的地方。
- 四达之冲:交通四通八达的要冲。
- 号为:号称。
- 幽潜之士:隐居避世的人。
- 穷愁放逐之臣:处境困窘、被贬谪流放的臣子。
- 僭窃(jiàn qiè):非法窃取帝王之位。这里指五代时期金陵、钱塘等地割据政权称帝之事。
- 圣宋受命:指宋朝建立。
- 後服见诛:后归降被诛杀。这里指南唐最后被北宋消灭。
- 顿首请命:叩头请求保全性命,接受北宋统治。
- 富完:富裕殷实。
- 工巧:技艺精巧。
- 邑屋:城市中的房屋。
- 杳霭(yǎo ǎi):云雾缥缈的样子。
- 形胜:地势优越,风景优美的地方。
翻译
嘉祐二年,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梅公,出京到杭州任太守。在他临行时,天子用诗来对他表示恩宠。于是(梅公)开始建造有美堂。大概是取用天子赐诗的首章来为它命名,以此作为杭州人的荣耀。然而梅公非常喜爱这座堂,即使离开了杭州也难以忘怀。今年,他从金陵派人赶到京城,让我为有美堂作记。他的请求多达六七次,也不感到厌烦,于是我就为他写了这篇文章:
天下最美的景致、最大的快乐,很多时候是不能同时兼得的。所以,要穷尽山水登临的美景,一定要到宽广空旷的野外、冷清偏僻的地方,才能看到。要观赏到人物的众多繁华,领略一个都市的雄奇富庶,一定要占据交通四通八达的要冲、车船交会的地方,才能够满足。大概前者能让人在尘世之外舒展情怀,后者则能让人在繁盛热闹中得到享乐,这两种追求各有各的适宜之处。然而它们带来的快乐,是不能同时拥有的。
如今所说的像罗浮山、天台山、衡山、洞庭湖的广阔,长江三峡的险要,这些号称东南地区奇伟秀绝的地方,却都位于一些小州小县、偏僻落后的地方。这是那些隐居避世的人和处境困窘、被贬谪流放的臣子所喜爱的。至于四方财货汇聚、各种货物交易,人多物盛,是一个繁华都会,却又能同时兼有山水美景,以供富贵人家游乐的地方,只有金陵和钱塘。然而这两个地方在乱世中都有过占据一方、僭越称帝的历史。等到大宋承受天命,统一天下之后。金陵因为后归降而被消灭,如今它的江山虽然还在,但剩下的只是断壁残垣、荒废的遗址,一片荒烟野草,经过此处游览的人,没有不为此徘徊不前、心情凄怆的。只有钱塘,从五代开始,就知道尊崇中原的朝廷,主动表示臣服。到了它的政权快灭亡的时候,也只是向宋朝叩头请求保全性命,没有经过战争。如今这里的百姓幸运地生活富裕安乐。而且这里的习俗是人们擅长技艺。城市中的华丽房屋,大概有十多万家。这里湖光山色环绕,相互映衬。福建那边来的商船、从海外归来的海船,在浩渺的江涛、缥缈的烟云之间进出往来,真是繁华极了。
而到这个地方任职的官员,一定都是朝廷的公卿大臣。像天子身边的侍从人员,以及从各地来的有才学之士也常常作为宾客到此。他们喜欢选择地势优越、风景优美的地方,修建亭台楼阁。一同尽情享受游览赏景的乐趣。然而他们所得到的景致,在这方面有收获,在另一方面就必然有所遗漏。只有这座有美堂,既能欣赏到山水登临的美景,又能目睹人物、城市的繁华,一眼望去全都可以看到。大概是因为钱塘兼有天下之美,而这座有美堂又将钱塘的美景尽收眼底。怪不得梅公对它如此喜爱、难以忘怀啊。梅公是一位清正谨慎、好学不倦的君子。从他所喜爱的东西中,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了。 嘉祐四年八月丁亥日,庐陵欧阳修记。
赏析
这篇《有美堂记》是欧阳修应杭州太守梅挚的请求而作。文章开篇点明有美堂的由来,是梅挚根据皇上赐诗首章命名。接着作者论述天下至美与至乐常不能兼得,“穷山水登临之美”与“览人物之盛丽”各有适宜之所,两者难以兼而得之 。
随后通过对比罗浮、天台等地的山水奇伟却地处僻陋,以及金陵虽然曾经繁华却因朝代更迭而衰败,凸显出钱塘既拥有作为都市的繁荣昌盛,又有美丽的湖光山色环绕,更兼得二者之美。 文中着重描绘钱塘的繁盛和有美堂尽享此地美之妙处,展现出其独特魅力。在叙述中,自然流露出对梅挚喜爱有美堂这一行为的赞赏,也通过强调梅挚的爱堂之情,侧面反映出有美堂的独特价值。同时,文章结尾点出梅公的品质,使文章在写景记物之外兼具人物刻画。整体文章结构清晰,以议论开篇引出主题,以描写钱塘与有美堂的特色为主体,以人物评价为结尾,行文流畅自然,且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杭州景色和城市繁荣的由衷赞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