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宋于庭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拼音

注释

宋于庭翔凤:宋翔凤(1776-1860),字于庭,江苏长洲(今苏州)人,1800年(嘉庆五年)举人,官至宝庆府同知。其学师承其舅庄绍祖,又拜于张惠言门下,皆常州今文学巨子。翔凤为著名学者、诗人、古文家,具经世致用心志,于时势感慨甚深,与龚自珍、林则徐等交往颇洽。 南面王:古人以坐北朝南为尊,人君皆南面坐,故称。《魏书·李谥传》云:“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言拥万卷书而学,胜于南面为王。此用其意。

《投宋于庭翔凤》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龚自珍以立异高谈的“怪魁”形象见称当世,其骂座之言上关朝廷、下及冠盖,以至“动与世迕”,无以自存。但在这样的表面之下,龚自珍其实怀着一颗极挚诚、极热切的赤子之心。于举世庸冗喑哑之中,能觅得一可以倾诉衷肠的知音人,他是不吝惜吐露自己难以压抑的欣喜和赞美的。此诗即可为证。

赏析

宋翔凤与龚自珍业师刘逢禄同为常州经学大家庄绍祖之外甥,又尝出入段玉裁之门,较龚自珍行辈为长。但自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相识之后,二人始终平辈相交,情谊笃厚。这首诗作于1822年(道光二年),是龚自珍全部赠翔凤作品中最情见乎辞、令人感动的一篇。首二句一突出宋氏之洒脱,一突出宋氏之博雅,为后文之千古名句铺设前提。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7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