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释
媮:一作「偷」。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观:高耸的宫阙。观,(guàn),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 临牖:靠着窗户。牖(yǒu),窗户。
- 御:凭靠。
- 棂轩:有窗格的长廊。
- 媮:同“偷”,苟且。
翻译
那高耸的宫阙有百余尺高,靠着窗户可以凭靠在有窗格的长廊上。向远处眺望可以看到方圆千里,从早到晚都能望见广阔的平原。志存高远的人往往有悲愤的心绪,而小人却是苟且地自我闲适。国家的仇恨显然还未消除,甘愿为国家奉献生命。手抚着剑向西南眺望,心中想着奔赴战场。琴弦急促声音悲凉发出,听我这慷慨激昂的言论。
赏析
这首诗先描写了高远开阔的景象,以此来衬托志士的情怀。诗中表达了对“烈士”们心怀壮志与悲愤的赞扬,以及对“小人”苟且偷闲的批判。同时,诗人展现出对国仇家恨的铭记和甘愿献身的精神,他心向战场,其爱国情怀和慷慨之气跃然纸上。最后一句以“弦急悲声发”来烘托气氛,强调自己言辞的激昂慷慨。整体情感深沉而强烈。

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63篇诗文
曹植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贺新郎 ·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 —— [ 宋 ] 辛弃疾
- 《 步出夏门行 · 其二 · 观沧海 》 —— [ 汉 ] 曹操
- 《 小重山 》 —— [ 宋 ] 岳飞
- 《 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 [ 宋 ] 辛弃疾
- 《 沁园春 · 长沙 》 —— [ 现代 ] 毛泽东
- 《 咏怀八十二首(其四十八) 》 —— [ 三国 ] 阮籍
- 《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 —— [ 宋 ] 苏轼
- 《 读山海经(其十) 》 —— [ 晋 ] 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