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东园诗
陈王斗鸡道,安仁采樵路。
东郊岂异昔,聊可閒余步。
野径既盘纡,荒阡亦交互。
槿篱疏复密,荆扉新且故。
树顶鸣风飙,草根积霜露。
惊麏去不息,征鸟时相顾。
茅栋啸愁鸱,平冈走寒兔。
夕阴带层阜,长烟引轻素。
飞光忽我遒,岂止岁云暮。
若蒙西山药,颓龄倘能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陈王:指曹植,曾被封陈王。
- 安仁: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
- 閒(xián):通“闲”,闲暇,这里作动词,有闲暇时走走之意。
- 盘纡(yū):迂回曲折。
- 槿(jǐn)篱:用木槿做的篱笆。
- 荆扉:柴门。
- 飙(biāo):暴风,这里指风声。
- 麏(jūn):同“麇”,獐子。
- 征鸟:远飞的鸟。
- 鸱(chī):猫头鹰一类的鸟。
- 阜(fù):土山。
- 飞光:时光。
- 遒(qiú):迫近。
- 西山药:传说中西方山上的仙药。
- 颓龄:衰老的年龄。
翻译
当年曹植斗鸡的道路,潘岳采樵所走过的路径,如今这东郊之地与往昔相比并无不同,正好可供我闲暇之时散散步。荒野间的小路曲折蜿蜒,荒芜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那木槿编成的篱笆疏密相间,柴门有的崭新有的已显得陈旧。风吹树顶发出呼呼作响的风声,草根上积聚着一层霜露。惊慌的獐子不停地逃窜而去,远飞的鸟儿时不时相互顾盼。茅草屋中传出猫头鹰哀愁的叫声,平坦的山冈上有寒兔奔过。傍晚的阴云环绕着层层土山,长长的烟雾如轻柔的白素绢飘荡。飞逝的时光匆匆将我逼迫,可不止是一年即将到岁末。若是能得到西山上的仙药啊,或许衰老的岁月就能得以度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园清幽荒僻的景象。开篇以曹植斗鸡道和潘岳采樵路引入,为东园增添了历史文化底蕴。接着,细腻地描写东园的自然与乡野之景,如曲折的小路、疏密不均的槿篱、新旧不一的柴门等,充满田园意趣;而树顶风声、草根霜露,还有惊麏、征鸟、愁鸱、寒兔等生物的活动,则让景色有了动态和生机,也带着几分荒凉与孤寂。诗的后半部分,由写景转入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感觉光阴紧迫,不仅是冬去岁终,更是在叹息人生暮年。最后提及对“西山药”的向往,暗示了对长生的期盼以及在时光匆匆中对生命的无奈与不甘 。整首诗将写景、感慨巧妙融合,营造出悠远寂寥又饱含诗人情感思绪的氛围。

沈约
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休文,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璞子。幼遭家难,流寓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善属文。仕宋,为安西外兵参军。齐时,累迁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与萧衍、谢朓等同在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入梁,拥立萧衍(梁武帝)有功,为尚书仆射,迁尚书令,转左光禄大夫。历仕三代,自负高才,昧于荣利,颇累清谈。后触怒武帝,受谴,忧惧而卒。谥隐。擅诗赋,与谢朓等创“永明体”诗。提出“声韵八病”之说,有《宋书》,《齐记》、《梁武记》等,均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 378篇诗文
沈约的其他作品
- 《 和竟陵王游仙诗二首 其一 》 —— [ 南北朝 ] 沈约
- 《 宋书 · 卷八十九 · 列传第四十九 · 袁粲 》 —— [ 南北朝 ] 沈约
- 《 宋书 · 卷九十九 · 列传第五十九 · 二凶 》 —— [ 南北朝 ] 沈约
- 《 六忆诗四首 其四 》 —— [ 南北朝 ] 沈约
- 《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诗二首 其二 》 —— [ 南北朝 ] 沈约
- 《 宋书 · 卷三十八 · 志第二十八 · 州郡四 》 —— [ 南北朝 ] 沈约
- 《 咏山榴诗 》 —— [ 南北朝 ] 沈约
- 《 梁宗庙歌七首 其一 》 —— [ 南北朝 ] 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