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赋

九龙将暝,三爵行栖,琼钩半上,若木全低。窗藏明于粉壁,柳助暗于兰闺。翡翠珠被,流苏羽帐,舒屈膝之屏风,卷芙蓉之行障。卷衣秦后之床,送枕荆台之上。 乃有百枝同树,四照连盘,香添然蜜,气杂烧兰。烬长宵久,光青夜寒。秀华掩映,蚖膏照灼。动鳞甲于鲸鱼,焰光芒于鸣鹤。蛾飘则碎花乱下,风起则流星细落。 况复上兰深夜,中山醑清。楚妃留客,韩娥合声。低歌著节,《游弦》绝鸣。辉辉朱烬,焰焰红荣。乍九光而连采,或双花而并明。寄言苏季子,应知馀照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庾信:字子山,南北朝时期文学家。
  • 九龙:这里指宫灯上的装饰图案。
  • 将暝:即将昏暗。
  • 三爵:三杯酒。
  • 行栖:指将要止息。
  • 琼钩:玉钩。
  • 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 兰闺:女子的闺房。
  • 翡翠:一种珍贵的玉石。
  • 珠被:珍珠装饰的被子。
  • 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
  • 羽帐:用鸟羽装饰的帐幕。
  • 屈膝:可弯曲的。
  • 芙蓉:荷花。
  • 行障:可以移动的屏风。
  • 秦后:即秦始皇的皇后。
  • 荆台:古楚国著名高台。
  • 百枝:灯的一种。
  • 四照:一种灯具。
  • 然蜜:点燃的蜜蜡。
  • 烧兰:焚烧兰香。
  • 蚖(yuán)膏:灯油。
  • 上兰:汉宫名。
  • 中山:古代郡国名。
  • 醑(xǔ):美酒。
  • 楚妃:楚国的王妃,常用来指代美女。
  • 韩娥:古代韩国的善歌者。
  • 著节:符合节奏。
  • 游弦:游动的琴弦。

翻译

九龙图案将要在昏暗时,三杯酒之后将要止息,玉钩已半挂,若木已全低。窗户的亮光藏在粉白的墙壁里,柳树增添了女子闺房的幽暗。有翡翠装饰的珠被,有五彩羽毛装饰的羽帐,展开可弯曲的屏风,卷起荷花图案的移动屏风。如同在秦始皇皇后的床上收卷起衣服,放置到荆台之上送过的枕头处。

于是有同树的百枝灯,四照连盘的灯,香气增添着点燃的蜜蜡的气息,气息夹杂着焚烧兰香的味道。灯烬长而夜晚长久,灯光青而夜晚寒冷。美丽的光华相互掩映,灯油照耀闪烁。在鲸鱼般的灯具上光影如鳞甲闪动,光芒的焰在鸣叫的仙鹤旁闪耀。飞蛾飘飞就如同碎花乱下,风起就如同流星细细飘落。

更何况在上兰宫的深夜里,中山的美酒清醇。楚国的美女留客,韩国的韩娥歌声动听。低声歌唱符合节奏,游动的琴弦停止了鸣响。明亮的朱红灯烬,火焰的红光明亮。忽而九种光色接连闪耀,有时两朵灯光一同明亮。寄语苏季子,应该知道我这余下的灯光之情。

赏析

这首《灯赋》通过对各种宫灯华丽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出了一个绚丽多彩、充满诗意的夜景。从九龙图案、玉钩、若木等的描写,到闺房中的珠被、羽帐等,营造出一种奢华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描述了各种灯具以及它们发出的光芒、香气,还有与环境的交融,如“香添然蜜,气杂烧兰”“蛾飘则碎花乱下,风起则流星细落”等,生动形象。最后提到上兰宫的情景以及楚妃、韩娥等,增添了人文气息。整体语言优美,生动地描写了宫灯之美和夜晚的独特韵味,让读者仿佛能置身其中,感受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场景。

庾信

庾信

庾(yǔ)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 ► 3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