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是王士禛写的诗,共两首,诗歌句子简练蕴藉,富于神韵,同时又富于清新的气息。
赏析
“日暮东塘正落潮,孤篷泊处雨潇潇。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枫桥第几桥?”前两句写景,天已黑了,东塘正在落潮,诗人当时来到苏州,夜泊枫桥,形单影只,在一只船上,听外面潇潇雨声。后两句抒情,当时的寒山寺早已在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的兵火中灰飞烟灭,寒山寺的钟声千古出名,美丽的寒山寺钟声,留给人们多少甜蜜的联想。而今天,明末的战火,早已把寒山寺打得破烂,诗人不禁想起唐朝诗人张继笔下的枫桥来了。作为清初诗人,王士祯发思古之幽情,纯属人之常情。这里面,有多少的家国之思啊!清朝与唐朝,通过枫桥钟声,拉在了一起,而此间,又寄予了诗人多少的感触!
“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经过兵火的枫桥,经过兵火的寒山寺,早已是今非昔比。枫桥是寂寞的,是萧条的,而水边的客店,透露了多少的冷清和寂寥,往来旅客的稀少,反映了此时的枫桥的寂寥和孤独,反映了历经战火之后的寒山寺的萧条。诗人千里迢迢来到苏州,与远方的朋友,有着不一样的惆怅和无奈!十年在江南,诗人的梦想是:独自一人,在寂寞的晚上,独自倾听夜半的钟声,独自享受唐朝张继听到的钟声——而今天,诗人来到苏州,听到的钟声,却是如此不同,心境是这样的状态,不禁感慨万千!
这两首诗歌,既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又写出了世态沧桑之后的万千思绪。感染力较强,情感冲击力较为强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塘:地点。
- 孤篷:孤舟。
- 潇潇:形容风雨急骤。
- 水驿:水路驿站。
翻译
其一: 太阳快要落山时东塘正在退潮,孤独的船篷停泊的地方风雨潇潇。 那寒山寺稀疏的钟声和夜里的灯火,记得这是经过枫桥的第几座桥呢?
其二: 枫叶凋零使水路驿站显得空旷,与你分隔千里惆怅难以相同。 十年前约定的江南之梦,独自聆听寒山寺半夜的钟声。
赏析
这两首诗意境凄清,情感深沉。第一首通过日暮落潮、孤篷泊处、疏钟夜火和枫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思绪。第二首以枫叶萧条、水驿空等景衬托离情,回忆十年旧约,突出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如今的孤独之感。夜晚寒山寺的钟声更增添了诗意的空灵与寂寞,将情感渲染得更加浓郁。整体充满了对故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