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阳春

悲阳春,阳春可乐胡为悲。桃花枝上开未足,数片已逐狂风吹。 阳春能来不能久,年少看花今白首。击毬驰马力已疲,欲傍樽罍先怕酒。 佳人如皓月,顾我犹衰蓬。相倚不相似,两心何可同。 请折并蒂花,更看鸳鸯鸟。容华与毛羽,相鲜乃为好。 挥手谢佳人,浩歌悲阳春。阳春易衰歇,尔貌岂长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春:温暖的春天。
  • 胡为:何为,为什么。
  • 樽罍(zūn léi):泛指酒器。
  • 衰蓬:枯萎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翻译

悲伤啊温暖的春天,阳春本应是快乐的,为何我却悲伤呢。桃花枝上的花朵还未完全开放,几片花瓣已经被狂风吹落。 温暖的春天能够到来却不能长久,年少时看花,如今已满头白发。击球奔驰,力气已经疲惫,想要靠近酒器,却先害怕饮酒。 佳人如同明亮的月亮,而看我自己犹如枯萎的蓬草。相互依靠却并不相似,两颗心怎能相同呢。 请折下并蒂的花朵,再看看那鸳鸯鸟。容貌和羽毛,相互映衬才是美好。 挥手告别佳人,放声高歌悲叹阳春。阳春容易消逝停歇,你的容貌难道能长久保持新鲜吗。

赏析

这首诗以悲春为主题,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先写阳春之景,桃花未开足却已被风吹落,暗示美好时光的短暂。接着感叹自己年少时的时光已逝,如今已力疲且对酒生畏,体现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以佳人如皓月、自己如衰蓬作对比,突出了两者的差异和内心的落差。诗中通过折并蒂花、看鸳鸯鸟,表达了对美好的向往,但又深知美好易逝。最后再次悲叹阳春易衰歇,容颜易老。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的珍惜之情。

郭祥正

宋太平州当涂人,字功父,自号谢公山人,又号漳南浪士。少有诗名,极为梅尧臣所赏叹。举进士。神宗熙宁中,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计专听安石处画,神宗异之,安石耻为小臣所荐,极口陈其无行。时祥正方从章惇辟,以军功为殿中丞,闻安石语,遂以本官致仕去。后复出通判汀州,元丰七年坐事勒停。知端州,又弃去,隐于县青山卒。能诗。有《青山集》。 ► 14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