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林辨之长官送别之什

十年相识迹非疏,今日江亭叹别车。 牢落名声谗谤后,支离形影瘴氛馀。 重来仕路谁为援,却返家园欲自如。 烟浪一舟无长物,罢官只似到官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林辨之:人名,作者的友人。
  • 长官:对林辨之官位的称呼 。
  • :篇,在这里指诗。
  • 江亭:江边的亭子。
  • **牢落(láo luò)**: 形容无所寄托、孤寂冷落的样子。
  • 谗谤:恶意的诽谤。
  • 支离:形容衰弱、消瘦 。
  • 瘴氛: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
  • :援助、支持。
  • 自如:自在、悠闲。
  • 长物:多余的东西。

翻译

我们相识已有十年,彼此交情并不稀疏,可今日却在江边的亭子无奈地感叹你乘车离去。在遭受谗言诽谤之后,名声已然变得孤寂冷落;经历瘴气侵扰,我如今身体衰瘦、形单影只。之后重新踏上仕途又有谁会支持我呢?不如返回家园,享受那自在闲适的生活。在烟水浩渺之中,我乘上一叶扁舟,船上并没有多余的物件;罢官后的我,就如同刚刚到任为官时一样。

赏析

这首诗感情真挚,充满了感慨与喟叹。开篇点明与友人相识已久,感情深厚,但当下却面临分别,奠定了不舍的情感基调。颔联描述自己在历经谗谤和恶劣环境(瘴氛)后身心憔悴、名声受损的境遇,反映了官场的黑暗和仕途的坎坷。颈联进一步抒发仕途迷茫之感,不知此后还有谁能给予支持,进而产生回归家园享受自在生活的想法,体现出对官场的失望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尾联将罢官时的情景与初到官时对比,表明自己即使经历官场浮沉,依然清白如初,没有沾染世俗的贪念,既有对自身境遇的释然,也有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通过自身经历的描述,传达出复杂的人生感慨和高尚的人格操守 。

郭祥正

宋太平州当涂人,字功父,自号谢公山人,又号漳南浪士。少有诗名,极为梅尧臣所赏叹。举进士。神宗熙宁中,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计专听安石处画,神宗异之,安石耻为小臣所荐,极口陈其无行。时祥正方从章惇辟,以军功为殿中丞,闻安石语,遂以本官致仕去。后复出通判汀州,元丰七年坐事勒停。知端州,又弃去,隐于县青山卒。能诗。有《青山集》。 ► 14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