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
乾坤冷气积,无日不阴雨。
涔涔昼连宵,檐声暗砧杵。
田间愁老农,道上泣行旅。
首尾四周旬,泥深污后土。
有时暂止息,无奈云仍聚。
晴阳出复没,明灭见林莽。
万事姑置之,所伤在秋稌。
何岁无凶荒,中原尚豺虎。
军食竟不充,馈饷尤艰苦。
稽首望羲和,披阴照寰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涔涔:形容雨水不断。
-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
- 秋稌:(tú)指稻谷。
- 羲和:神话中驾驭日车的神。
翻译
天地间积聚着寒冷之气,没有一天不是阴雨天气。雨水不停地从白天到黑夜,屋檐上雨水的声音伴随着捣衣声和棒槌声。田间的老农为此发愁,道路上的行人也悲伤哭泣。从头到尾经历了大约四周,泥土很深弄脏了大地。有时会暂时停止下雨,无奈云彩依旧聚集。晴天的阳光出来后又消失,在树林和草丛中时明时暗地出现。所有的事情暂且放下,所令人伤心的是秋天的稻谷。哪一年没有灾荒,中原地区还常有豺狼虎豹般的战乱。军队的食物竟然都不充足,运送军粮尤其艰苦。磕头望向羲和,希望他能驱走阴云照耀整个天地。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久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和对农业的影响。诗中通过“无日不阴雨”“涔涔昼连宵”等描写,突出了雨的连绵不断,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那种湿冷压抑的氛围。老农和行旅的愁泣表现了人们的无奈。“首尾四周旬”体现了雨持续时间之长,而“泥深污后土”则形象地写出了地面泥泞的状况。诗中还提到了战事导致军粮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加重了整首诗沉重的氛围。最后对羲和的盼望,更是表达了对晴天和安宁生活的渴望。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艰难困苦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