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英烈王庙

固云志在修私怨,破郢其如不利吴。 由此夫差心遂侈,鸱夷岂得谓非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ǐng):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
  • (chǐ):放纵,放肆。
  • 鸱夷(chī yí):皮革制的口袋。春秋时范蠡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

翻译

本来就说他的志向在于报私人恩怨,攻破郢都却对吴国不利。因为这样夫差的心就变得放肆起来,那范蠡岂能说是没有罪过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与某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诗中提到的“破郢”可能指的是某个与攻破郢都相关的行为或事件,认为这对吴国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夫差因为一些原因变得放纵自大。最后提到的“鸱夷”,用范蠡来对比阐述观点。诗中用词简洁,富有历史思考和评判的意味,但具体所指何事需要结合更多的背景知识来深入理解。同时,诗句通过对历史的评议,反映出作者对于历史人物行为及其后果的思考和观点。

张方平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 3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