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工部诗

文物皇唐盛,诗家老杜豪。 雅音还正始,感兴出离骚。 运海张鹏翅,追风骋骥髦。 三春上休苑,八月浙江涛。 璀璨开鲛室,幽深闭虎牢。 金晶神鼎重,玉气霁虹高。 甲马腾千队,戈船下万艘。 吴钩铦莫触,羿彀巧无逃。 远意随孤鸟,雄筋举六鳌。 曲严周庙肃,颂美孔图褒。 世乱多群盗,天遥隔九皋。 途穷伤白发,行在窘青袍。 忧国论时事,司功去谏曹。 七哀同谷寓,一曲锦川遨。 妻子饥寒累,朝廷战伐劳。 倦游徒右席,乐善伐干旄。 旧里归无路,危城至辄遭。 行吟非楚泽,达观念庄濠。 逸思乘秋水,愁肠困浊醪。 耒阳三尺土,谁为剪蓬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老杜:指杜甫。
  • 正始:三国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
  • 骥髦:比喻优秀人才。骥,良马。髦,英俊。
  • 鲛室:传说中鲛人所居之处,亦借指深海。鲛(jiāo)。
  • 虎牢:古地名,又称虎牢关。
  • 铦(xiān):锋利。
  • 羿彀(gòu):后羿的弓矢所及。
  • 九皋(gāo):曲折深远的沼泽。
  • 司功:官名。
  • 青袍:青色的袍子。多为低阶官员所穿。
  • 同谷:古县名。
  • 锦川:即锦江。
  • 干旄(máo):旌旗的一种。

翻译

唐代的文化昌盛辉煌,诗人里杜甫最为豪迈。他的雅正之音仿若回到正始年间,感发的兴味可追离骚。其才如运海的大鹏展翼,似追风的骏马奔腾。阳春三月在帝王的园林,八月可见浙江的波涛。像打开了璀璨的鲛室,又似深闭着坚固的虎牢。如神奇金晶的大鼎般凝重,似玉气形成的霁虹般高远。披甲的战马成千队奔腾,战船成千上万艘前行。吴地的钩刀锋利不可触碰,后羿的弓弩精巧无人能逃。高远的意趣随着孤独的鸟,雄健的筋骨能举起六只大鳌。乐曲庄严如周代宗庙般肃穆,颂歌美好可如孔子推崇的图籍般受褒扬。世间混乱多了许多盗贼,路途遥远隔着曲折的深沼。人生路途困穷忧伤白发渐生,在朝为官身着寒酸的青袍。为国忧虑评论时事,曾任司功离开谏官之职。如同七哀诗里在同谷的寄托,又似一曲在锦江的遨游。妻子儿女受饥寒劳累,朝廷的征战征伐令人辛劳。厌倦奔走只处于卑下之位,乐于行善却失去了旌旗。故乡回去已无路,靠近危城就会遭遇困境。行走吟诗不在楚地的大泽,通达的观念如在庄濠。超逸的思绪乘着秋水,愁苦的心肠被浊酒困扰。耒阳那三尺的黄土,谁会去修剪那蓬蒿。

赏析

这首诗高度赞扬了杜甫的诗歌成就及其诗歌中所展现出的豪迈气概、忧国忧民之情等。诗中用许多意象和典故来形容杜甫的才华和品质,如用“运海张鹏翅”等展现杜甫的非凡才情。同时也描述了杜甫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如人生困穷、妻儿受累、仕途坎坷等,反映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孜孜不倦的创作精神。整体语言典雅,用典丰富,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崇敬和对其诗歌价值的深刻认识。

张方平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 3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