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鸟

· 张镃
桧丛幽啭惬新晴,巧好春林百鸟声。 羽辈误教推皓首,细听多是少年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桧(guì)丛:桧树的丛林。桧树,常绿乔木。
  • ****幽啭(zhuàn)**:婉转地低声鸣叫。
  • ****惬(qiè)**:满足,畅快。
  • **羽辈:鸟类。
  • **皓首:白头。这里指白头翁鸟白色的头部。

翻译

在桧树的丛林里,白头翁婉转的啼鸣,在初晴的天气里让人倍感惬意。这美妙的声音,巧妙地堪比春天树林里众多鸟儿的鸣叫声。人们仅仅因为它头部白色,就错误地以为白头翁鸟都是老态龙钟。仔细聆听它的叫声,其中大多都充满着少年般的青春活力与情感。

赏析

这首诗别具一格。开篇描绘出白头翁鸟在桧丛中啼叫的清幽画面,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美妙的场景,一个“惬”字将诗人聆听鸟鸣时的愉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颔联通过对比,突出白头翁鸟叫声的美妙能够与百鸟争辉。后两句,作者别出心裁的从鸟儿白色的头部着笔,摒弃了人们因外貌而对白头翁产生的刻板印象,以“细听多是少年情”揭示出白头翁鸟内在那颗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心” ,蕴含着作者对生命多样性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生物深入探索的意趣,引发读者关于外在表象与内在本质的思考,富有哲理又充满意趣 ,颇具艺术感染力。

张镃

张镃,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显赫,张镃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张镃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1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