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兰干

· 洪皓
出彊三载已三迁,跋履脩涂又八千。 山近迷回宁有是,铺经幸脱岂其然。 乐饥饘粥姑安命,养拙茅斋且任缘。 若也故人高义重,暂来江畔唁张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出彊(qiáng):指离开本国疆土。彊,同“疆”,边界、疆土 。
  • 三迁:多次迁移、调动官职。
  • 跋履:跋涉,行走。
  • 脩涂:长途。脩,同“修”;涂,通“途”,道路。
  • 迷回:迷失迂回的路。
  • 铺经:此词难以确切释义,在这里结合语境推测与途中遇到的某种艰难状况有关,可能有身处困境意 。
  • 乐饥:以饥饿为乐,形容安贫乐道。
  • 饘(zhān)粥:稠粥。
  • 养拙:谓才能低下,隐居不仕以保全自身;也有守拙,不显露自己才能的意思。
  • 任缘:听凭机缘、顺应缘分。
  • 唁(yàn):慰问遭丧或有难的人,这里引申为探望。
  • 张骞:西汉外交家,出使西域历尽艰辛,这里作者以张骞自比。

翻译

我离开本国已经三年了,期间多次调动官职,如今又要踏上八千里的漫长旅途。山势相近,道路曲折让我几乎迷失方向,幸运地摆脱了旅途中的艰难困境,但这难道只是偶然吗?我以喝着稀粥安于饥饿为乐,暂且安守天命吧;在茅草屋内韬光养晦,顺应自然机缘。要是老朋友您情意深重,哪天能抽空到江边来探望一下我这个如同当年张骞般遭遇坎坷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漂泊在外,历经坎坷后的内心表白。首联“出彊三载已三迁,跋履脩涂又八千”,短短两句便直白地说出自己离开故土三年来仕途的波动频繁以及行程的艰辛漫长,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悲凉、沧桑的基调。颔联“山近迷回宁有是,铺经幸脱岂其然”,通过描写旅途中的迷茫困境以及意外摆脱,表达出命运无常的感慨 。颈联“乐饥饘粥姑安命,养拙茅斋且任缘”体现了作者虽身处困境,却努力以一种通达、安贫乐道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展现其内心的坚韧与无奈。尾联“若也故人高义重,暂来江畔唁张骞”,以希望旧友来探望自己做结,将自己比作历经磨难的张骞,委婉急切地流露出渴望朋友关怀、慰藉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以自身经历为线索,抒发了流放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洪皓

洪皓

宋饶州鄱阳人,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宣和中,为秀州司录,岁涝发廪损值以粜,又邀留浙东纲米以济人,人称洪佛子。高宗建炎三年,擢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使金,完颜粘罕逼其仕刘豫,不从,流放冷山。力拒受金官职,屡以金情密奏上达。留金十五年始还。以论事忤秦桧,贬英州安置九年,徙袁州,至南雄州病卒。谥忠宣。皓博学强记,有《鄱阳集》、《松漠纪闻》、《帝王通要》、《金国文具录》等。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