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登临清阁

· 韦骧
扬扬何处一逍遥,朱阁临清兴味高。 翠霭相连结春态,澄光下视鉴秋毫。 绿杨静舞腰初困,白鸟閒栖目不逃。 独到独归俱有意,暂期尘土落祇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扬扬:飘逸飞扬的样子。(“扬”读音:yáng)
  •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朱阁:红色的楼阁。
  • 清兴:清雅的兴致。
  • 翠霭:青绿色的云气。(“霭”读音:ǎi)
  • 澄光:清澈的光辉。
  •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细微之物。
  • 祇裯(qí dāo):贴身的单衣。

翻译

飘飘扬扬何处能得一份自在逍遥,登上那红色的临清阁,兴致格外高昂。翠绿的云气相互连接,呈现出春天的姿态,清澈的光辉向下洒照,细微之物都能看清。绿杨静静地舞动,仿佛腰部初现困乏,白鸟悠闲地栖息,目光不会避开。独自来到这里又独自归去都有深意,暂且期望尘世的纷扰能落在这贴身的单衣之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清阁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以“扬扬何处一逍遥”开篇,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追求,而登上朱阁后兴致高涨。接下来,诗人通过对翠霭、澄光、绿杨、白鸟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宁静之美。“翠霭相连结春态,澄光下视鉴秋毫”两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气的形态和光辉的清澈,富有画面感。“绿杨静舞腰初困,白鸟閒栖目不逃”则生动地刻画了杨的静态之美和鸟的悠闲之态。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摆脱尘世纷扰的愿望,“独到独归俱有意,暂期尘土落祇裯”,使整首诗在写景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份深意。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韦骧

宋杭州钱塘人,本名让,避濮王讳改名,字子骏。仁宗皇祐五年进士。历福建转运判官、尚书主客郎中。徽宗建中靖国初,除知明州。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杭州洞霄宫。工诗文,有《钱塘集》。 ► 11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