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先生东归
注释
- 洪咨夔:南宋诗人。
- 嘉定甲戌:南宋嘉定七年(1214 年)。
- 扫门:指求谒权贵。
- 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名。后用以泛指骏马。
- 厄:困厄,遭遇困境。
- 盐辀:运盐的车。
- 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
- 雪案:映雪读书时的几案。
- 兜牟:古代战士戴的头盔。
- 岁执徐:岁名,即戊辰年。
- 骖玉虬:驾驭玉龙。
- 民瘼(mò):民众的疾苦。
- 畀(bì):给予。
- 麾:指挥作战的旗子。
- 涪(fú):涪江。
- 媮(tōu):同“偷”,懒惰,苟且。
- 詹:至,到达。
- 罗浮:山名。
- 素履:《易·履》:“初九:素履往,无咎。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王弼注:“履道恶华,故素乃无咎。”后因以“素履”比喻质朴无华、清白自守的处世态度。
-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合称。
- 孔孟学:孔子和孟子的学说。
- 伊周:商代伊尹和西周周公旦的并称。两人都曾摄政,后常并称。泛指辅弼大臣。
- 司鼎篝:掌管祭祀之事。
翻译
在南宋嘉定甲戌年的冬天,崔先生在扬州求谒权贵。一见面握手感慨,骏马却在运盐车上受困厄。读书人不要担忧没有听闻道义,不要因为贫穷而忧愁。为了成为圣贤之人,贵在修养高尚的道德。我有满是万卷书籍的庄园,您愿意跟我一起遨游吗。优秀的农夫不会停止耕种,优良的谷物最终会有收获的秋天。内心受到触动就能有所增加,映雪读书的几案前留驻了三年。有一天被推举派出,在西风中戴上头盔。荒野中淮月寒冷,低迷的汴云带着愁绪。正抱着如虎兕安寝,怎能脱离鹰隼的束缚。在岁名为执徐那年,您来到了宫殿的西头。朝臣们选择跟从您,唤起玉龙一同前行。在炎热时来到采石矶,寒冷时登上筹边楼。孤灯下在半夜交谈,民众的疾苦何时才能消除。第二年守护整个蜀地,后面的车驾旅行到枚邹。熟知聆听过去的规模,剑需要铸就才知道收起来。中间赐予一面旗帜,牢牢地守住关西涪江。相望隔着几个驿站,时常允许听闻成功的谋划。积累真诚消除众人的疑虑,用实际行动激励众人不要懒惰苟且。在风涛澎湃之中,最终渡过师德之舟。主人永远有美好声誉,客人也有无尽的休止。说是如同汾阳之门,连走卒都是王侯。骑着带火的马照亮桃林,诏令催促早晨的时光。仍然带着旧日的司马,进入穿着翠云裘的地方。江水里面平稳,一片叶子随着沙鸥。重视道义轻视富贵,目光送向罗浮山。竿头要勇猛前进,壶尾不要随意投放。这个意思上天知道,占卜能得出质朴无华、清白自守的结果。十年甘苦的客人,跟从我应该如同顺从自己的意愿。可以回来却还没有回来,魂断在杨花洲。学习六经孔子孟子的学说,是为了能像伊尹周公那样运用。上天正要使这斯文昌盛,冒昧地告知掌管祭祀的人。
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送别崔先生并对其表达赞美、期望与祝福。诗中回忆了崔先生的经历,如一开始的求谒受困,强调了道德修养和学习的重要性。描述了崔先生的种种作为,如守护蜀地等,展现其才能与担当。“积诚泮群疑,实践激众媮”等句体现了他的真诚与积极的行动力。诗中还表达了希望崔先生轻富贵重道义,勇往直前的期许,以及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诗情感真挚,用典丰富,在对崔先生的歌颂中,也体现出作者对高尚品德、积极人生态度的追求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