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鹊行

· 唐庚
檐前群鹊鸣相呼,法当有客或远书。 吾今何处得书尺,而况宾客乘轩车。 平生眼中抹泥涂,汎爱了不分贤愚。 卒为所卖罪满躯,放逐南越烹蟾蜍。 百口寄食西南隅,三年莫知安稳无。 家书已自不可必,更望故人双鲤鱼。 故人顷来绝能疏,况复万岭千江湖。 鸡肋曾是安拳馀,至今畏客如于菟。 岂惟避谤谢还往,此日谁肯窥吾庐。 杜门却扫也不恶,何但忘客兼忘吾。 喧喧鸣鹊汝过矣,曷不往噪权门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乘轩车:乘坐大夫的车子,后用以指仕途显达。轩,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
  • 抹泥涂:比喻看人不清,毫无分辨力。
  • (fàn):同“泛”,广泛。
  • 于菟(wū tú):古时楚国人对老虎的称呼。

翻译

屋前一群喜鹊相互鸣叫呼喊,按常理应当是有客人或者远方的书信到来。我如今在何处能得到书信,何况是宾客坐着显贵的车子前来。我平生看人的眼光就像被泥涂了一样,广泛地去爱而不能区分贤愚。最终被人出卖而罪行满了身躯,被放逐到南越去烹煮蟾蜍。一家人依靠别人在西南方生活,三年都不知道有没有安稳。家书已经自己觉得不一定能收到,更盼望老朋友的书信。老朋友近来也完全疏远了,更何况隔着万重山岭千条江湖。像鸡肋一样曾是用来安拳的剩余之物,到现在害怕客人如同害怕老虎。哪里只是为了躲避诽谤而谢绝交往,这一天谁又肯来探望我的房屋。闭门谢客打扫庭除也不错,何只是忘却客人也忘却自己。喧闹的鸣鹊你们过分了,为何不去权贵人家的朱门那里喧闹。

赏析

这首诗以鸣鹊起笔,通过猜测群鹊鸣叫可能预示有客或书信,引出对自身经历和现状的感慨。诗人感慨自己过去用人不辨贤愚,最终落得不好的下场,如今流放异地,盼望家书和故人书信却难以如愿。老朋友也疏远了,而他自己也对社交产生畏惧和厌倦,最后对鸣鹊的喧闹表示不满。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过去的悔恨,也有对现状的无奈和悲哀,还有一种对世情冷漠的感慨。诗中通过“鸣鹊”这一形象来衬托诗人内心的情绪波动,寓意深刻。

唐庚

宋眉州丹棱人,字子西。哲宗绍圣间进士。徽宗时,为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擢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坐贬惠州安置。遇赦还,复官承议郎,归蜀道卒。为文精密,谙达世务,文采风流,人称小东坡。有《三国杂事》、《唐子西文录》、《唐子西集》。 ► 3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