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九首

· 张耒
欲治烦恼更无方,只有头陀理最长。 不待存亡始知梦,故应交臂已凄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头陀: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后也用以指行脚乞食的僧人。

翻译

想要整治烦恼却更是没有办法,只有僧侣的道理最为深长。不必等到生死之时才知道是梦一场,所以刚刚相互携手时就已经感到凄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烦恼和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人感慨面对烦恼时无计可施,认为只有佛门的道理能给予启示。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虚幻,那种在携手之时就已体会到的凄凉感,令人深思。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出深深的无奈和悲哀情绪,以及对生命和人世的独特认知。

张耒

张耒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安徽亳县),生于楚州淮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担任过起居舍人,人称张右史,晚年旅居陈州(河南省淮阳),陈州古地名为宛丘,故又称宛丘先生,因张耒“仪观甚伟,魁梧逾常”,人或称其为“肥仙”。张耒青年时游学陈州,得到苏辙指点,并经苏辙引荐入苏轼门下,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 2271篇诗文

张耒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