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晨与寄楚望

· 张耒
夜雨霁清晓,浮云散凉川。 幽人理青发,汲彼石井泉。 焚香展素帙,持珠讽妙言。 晨晖淡悠扬,秋霞丽绀天。 萎花开露馀,孤叶零风前。 感此芳节晚,长啸心悠然。 倾觞散滞念,粲菊留华年。 牢落岁暮心,非君谁与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霁(jì):雨停。
  • 凉川:清凉的河流。
  • 幽人:指隐士。
  • 素帙(zhì):白色的书套,这里代指书籍。
  • 绀(gàn)天:天呈深青红之色。
  • 萎花:枯萎的花。

翻译

夜晚的雨停了迎来清晨的晴朗,浮云飘散在清凉的河流之上。隐士梳理着青色的头发,汲取那石井中的泉水。焚烧着香展开书籍,手持念珠吟诵美妙的言辞。早晨的阳光清淡而悠扬,秋天的霞光艳丽地照亮了深青红色的天空。枯萎的花朵上还留有露水,孤独的叶子在风中凋零飘落。感慨这芬芳的季节已近尾声,放声长啸内心悠然自在。倾杯散去滞留的念想,灿烂的菊花留住美好的年华。岁末落寞的心绪,除了君没有人可以倾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诗中通过对夜雨初霁、浮云、晨晖、秋霞、萎花、孤叶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诗人早起理发青泉、焚香读书、持珠讽言等举动,展现出其闲适的生活状态。对于季节已晚的感慨,体现出时光流逝的喟叹和对美好年华的珍惜。最后通过“牢落岁暮心,非君谁与宣”表达了内心的落寞以及对知音的期盼和依赖。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

张耒

张耒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安徽亳县),生于楚州淮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担任过起居舍人,人称张右史,晚年旅居陈州(河南省淮阳),陈州古地名为宛丘,故又称宛丘先生,因张耒“仪观甚伟,魁梧逾常”,人或称其为“肥仙”。张耒青年时游学陈州,得到苏辙指点,并经苏辙引荐入苏轼门下,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