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 其一次韵戴时芳

· 陈著
钱塘江上潮来去。花落花开六桥路。三竺三茅钟晓暮。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 他谁做得愁如许。平地波涛挟风雨。往事凄凄都有据。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桥:指西湖外湖苏堤上的六座桥。
  • 三竺(zhú)三茅:三竺指上、中、下天竺山;三茅指杭州的三座茅山(并非江苏句容的茅山)。

翻译

钱塘江的潮水来来去去。在六桥路上,花开花落。上、中、下天竺山和三座茅山的钟声从早到晚响着。当年的梦境,如今的故地,让人不忍心回头去看。 是谁制造了如此多的愁苦呢?就像平地上涌起的波涛,挟带着风雨。过往的事凄惨悲凉都是有依据的。在月堂里的欢笑中,在夕亭的谈话后,自然是没有人能够领悟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钱塘江畔的景色以及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上阕通过描写钱塘江潮的来去、六桥路的花开花落、三竺三茅的钟声,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下阕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将其比作平地波涛挟风雨,形象地表现出愁苦的强烈和汹涌。往事的凄凄有据,更增添了几分悲凉。最后两句“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则体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苦闷。整首词意境深沉,情感真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陈著

陈著

宋庆元鄞县人,字子微,号本堂。理宗宝祐四年进士。贾似道讽其及门,不应。后知嵊县。嵊为戚畹所居,有司不得行政十七年,著独持风裁,威令肃然。迁官,嵊民祖帐塞路,达城固岭上,因改名“陈公岭”。宋亡,隐居四明山,自号“嵩溪遗耄”。有《本堂集》。 ► 13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