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三和戏示

笭箐画蛤瓦缸醅,海若淮壖各寄来。 将学时人斗牛饮,还从上客舞娥杯。 蓬蒿自有蒋生乐,珠翠宁容郑氏陪。 莫计暄寒与风雪,古来黄土北邙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笭箐:竹子,这里指竹制的酒器。
  • 蛤瓦缸:用蛤蜊壳制成的酒缸。
  • 醅:未过滤的酒,含渣滓。
  • 海若:古代传说中的水神,这里借指远方的朋友。
  • 淮壖:淮河两岸的地区。
  • 斗牛饮:古代的一种豪饮方式,以斗量饮酒。
  • 上客:尊贵的客人。
  • 舞娥杯:指女子跳舞时所持的酒杯,形容宴会上的欢乐气氛。
  • 蒋生乐:《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蒋诩隐居不仕,以种菜为乐,蒋生是其别称,此处寓指田园生活之乐。
  • 珠翠:富贵人家妇女的装饰品,代指富贵生活。
  • 宁容:岂能容忍,表示不屑。
  • 郑氏:古代美女姓郑,这里泛指美女。
  • 暄寒:天气的冷暖。
  • 北邙堆:北邙山,古代洛阳附近著名的墓地,常用来象征死亡。

翻译

用竹筒盛着蛤蜊壳做的酒缸里,朋友们各自从海边和淮河流域寄来了美酒。我们模仿古人豪饮斗牛,也邀请尊贵的宾客举杯共舞。田园生活自有乐趣,那些奢华的富贵生活怎能相比?不必计较天气的好坏和风雪的侵扰,自古以来,无论贫富贵贱,最终都归于尘土,葬在北邙山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与朋友分享美酒、豪饮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他并不羡慕权贵的生活,而是更看重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快乐。同时,通过对生死的淡淡提及,诗人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