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净院佛阁上孤鹘

我新税居见寺阁,金碧照我破屋前。 目看阁上聚鸠鸽,巢栖饮哺忘穷年。 雕檐画壁屎污遍,以及像塑头与肩。 寺僧不敢施弹射,忽有苍鹘张毒拳。 鸦鸣鹊噪鸲鹆叫,怒鹘来此窥腥膻。 鹘心决裂不畏众,瞥碎一脑惊后先。 死鸟堕空未及地,返翅下取如风旋。 独当屋脊恣扯磔,啄肉披肝肠弃捐。 老鸱无艺又狠怯,盘飞欲近饥目穿。 逡巡鹘饱自飞去,争残不辨乌与鸢。 群儿指点路人笑,我方吟忆秋江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鸲鹆(qú yù):鸟名,俗称八哥。
  2. 磔(zhé):分裂肢体。

翻译

我刚租了新屋,见到寺院的楼阁,金碧辉煌的样子映照着我破旧的房屋前。 我眼见着阁上聚集着鸠鸽,它们在那里筑巢栖息,吃喝喂养,忘记了岁月的穷苦。 精美的檐廊和壁画被鸟屎粪便弄得遍地都是,连同佛像的头与肩也未能幸免。 寺里的僧人不敢用弹弓射击这些鸟,忽然有一只苍鹘伸出尖利的爪子。 乌鸦鸣叫,喜鹊喧闹,八哥欢叫,愤怒的鹘来到这里窥伺它们的腥膻之味。 鹘心意决绝并不畏惧众多的鸟,迅速击碎一只鸟的脑袋,使众鸟先后受惊。 死去的鸟还未坠落到地上,鹘就返翅向下抓取,如同旋风一般。 它独自在屋脊上肆意地撕裂猎物,啄食其肉,剖取其肝,丢弃其肠。 老鸱没有技艺又凶狠胆怯,盘旋着想要靠近却饿得眼睛都快望穿了。 不久鹘吃饱后自行飞去,剩下的鸟争食残羹分不清是乌鸦还是老鹰。 一群孩子指点着这场景,路人看着发笑,而我正一边吟诗一边回忆秋江边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普净院佛阁上孤鹘捕食鸠鸽等鸟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各种鸟的形象和行为,如鸠鸽的安逸忘忧、苍鹘的凶猛果敢、老鸱的狠怯无能等,使整个场景充满了动态和戏剧性。诗中通过对鸟之间的争斗和捕食的描写,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同时,诗的最后提到群儿指点路人笑,以及诗人自己在吟忆秋江边,形成了一种对比,凸显出诗人对这一场景的独特观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