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榆:日落时分,比喻晚年或接近尾声。
- 蔼蔼:形容景象开阔而宁静。
- 寒渔:寒冷季节里的捕鱼人。
- 翠鸟:一种羽毛鲜艳的水鸟。
- 山药:指薯蓣,一种根茎植物,可食用,也可入药。
- 琐细:形容事物细小而繁多。
- 濠上:濠水之滨,指庄子在濠水边逍遥自得的场景。
- 庄叟:指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著有《庄子》。
翻译
在合流河边的亭子里,夕阳西下,桑树和榆树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的河流显得明亮而辽阔。寒冷的捕鱼人在沙滩上穿梭,一只翠绿的鸟儿飞过我的眼前。山药虽是常见的植物,但它的野生特性让我感到自在。这景色让我想起了庄子在濠水边独自吟咏的情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自然气息的画面,诗人通过观察河畔的景致,如桑榆、寒渔和翠鸟,以及山药等寻常事物,引发了对庄子哲学的沉思。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庄子逍遥自在人生态度的共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
梅尧臣的其他作品
- 《 依韵和陈秘校见寄 》 —— [ 宋 ] 梅尧臣
- 《 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 —— [ 宋 ] 梅尧臣
- 《 吴正仲见访回日暮必未晚膳因以解嘲 》 —— [ 宋 ] 梅尧臣
- 《 上马和公仪 》 —— [ 宋 ] 梅尧臣
- 《 送子华 》 —— [ 宋 ] 梅尧臣
- 《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 —— [ 宋 ] 梅尧臣
- 《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 —— [ 宋 ] 梅尧臣
- 《 古剑篇送蔡君谟自谏省出守福唐 》 —— [ 宋 ] 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