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鸽

孤来有野鸽,觜眼肖春鸠。 饥肠欲得食,立我南屋头。 我见如不见,夜去向何求。 一日偶出群,盘空恣嬉游。 谁借风铃响,朝夕声不休。 饥色犹未改,翻翅如我仇。 炳哉有灵凤,天抑为尔俦。 翕翼处其间,顾我独迟留。 凤至吾道行,凤去吾道休。 鸽乎何所为,勿污吾铛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uǐ):鸟喙。
  • :相似。
  • (jiū):鸟名。
  • (zì):肆意,尽情。
  • (chóu):伴侣。
  • (xī):收敛。
  • (chēng):一种古代的炊具。
  • (ōu):盆盂类瓦器。

翻译

独自飞来一只野鸽,嘴巴和眼睛像春鸠。它饥饿的肠胃想得到食物,站立在我南屋的上头。我好似看见又好似没看见,夜晚它出去能寻求什么。有一天偶然飞出群体,在空中盘旋尽情地嬉戏游玩。是谁让风铃响起,早晚不停地发出声音。饥饿的神色还没有改变,翻动翅膀好像与我为仇。光明啊有灵凤,上天抑制它来作为你的伴侣。收敛翅膀处在这中间,看着我独自长久停留。凤凰来了我的道行就有,凤凰离去我的道行就无。鸽子啊在做什么呢,不要玷污我的锅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野鸽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其复杂的情感和思考。诗中既描写了野鸽的一些外在特征和行为,如饥饿求食、嬉戏游玩等,也透露出诗人对其某种程度上的厌烦和不认可。同时将野鸽与灵凤进行对比,强调了凤凰的高贵与特别。最后表达了对野鸽不要扰乱自己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质朴,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一种常见的鸟类,也借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态度。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