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光寺:在江苏扬州。
- 邵伯堰:在扬州江都邵伯镇,古代著名水利工程设施。
- **** 野云:指田野上或水面上自由自在飘荡的云 。
- 鱼艇:艇(tǐng),即渔船。
- 盖蓬:盖上船篷。
- 蓼花:蓼(liǎo),一种水生植物,花多为红色或白色。
- 塞鸿:边塞的鸿雁,常用来指传递书信的人 。
翻译
昨天山光寺前还下着雨,今日便在邵伯堰头感受到阵阵清风。田野上的云朵低低漂浮,仿佛要侵入水面,那孤独的渔船无依无靠,依然盖着船篷。刚品尝的藕味,正好消解了饮酒后的干渴,那蓼花鲜艳可爱,依旧映照得水波泛红。扬州来了使者要匆忙回去,我斗胆托他带话给你,并非依靠那塞外鸿雁传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从山光寺到邵伯堰一带的旅途见闻与感受。开篇两句通过“昨日”与“今朝”、“山光寺前雨”与“邵伯堰头风”的鲜明对比,表现出天气的迅速变化和旅途的转换,给人以时光流转、行途多变之感。中间两联细腻地描绘景色,“野云不散低侵水,鱼艇无依尚盖蓬”营造出一种静谧、寂寥的氛围;“藕味初能消酒渴,蓼花犹爱照波红”则从味觉和视觉的角度,展现了旅途中的清新物趣,藕味能解酒渴,蓼花映照水波,画面丰富且生动,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细微观察和喜爱。尾联点题,说明托使者捎信给许主客的缘由,质朴自然。整首诗情景交融,笔触细腻,语言清新流畅,将旅途的所见所感娓娓道来,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