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眼中血,日夜自涓涓。 泻出愁肠苦,深于浸沸泉。 红颜将洗尽,白发亦根连。 此恨古皆有,不须愚与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涓涓(juān juān)**:**形容细水慢流的样子,这里指眼泪不停流淌的状态。
  • **愁肠:**忧愁的心肠,形容忧愁的情绪郁结在心中。
  • **红颜:**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也指代青春年少。

翻译

我这一生眼中的泪水,就如同鲜血一般,日夜不停地缓缓流淌。这些泪水倾泄而出,饱含着愁肠里的痛苦,那痛苦的深度甚至超过了浸泡在滚烫的泉水中。泪水似乎要将我青春的容颜都洗刷殆尽,而白发也随着这痛苦的泪水一根一根地生长相连。这人生的遗憾和痛苦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呀,并不因为人是愚昧还是贤能而有所不同 。

赏析

这首诗围绕“泪”展开,意象独特,“眼中血”这一说法大胆且惊人,突出了泪水饱含的深沉痛苦。诗人以“日夜自涓涓”描绘出痛苦如细水长流般无尽。“泻出愁肠苦,深于浸沸泉”将愁肠苦与沸水作比,极度强化了愁绪之苦。对容颜、白发的描写,用夸张手法体现长久痛苦对人身心的损耗。最后诗人感慨这种人生痛苦具有普遍性,无关人等贤愚,深化主题,表现出一种面对人生苦难时无奈又愤懑的情绪 ,将深沉复杂的情感蕴含于凝练诗句之中。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