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仲求红梅接头

君家梅溪上,但见梅花白。 我家家树红,求枝寄归客。 剪接如交情,本末不相隔。 明年举酒时,醉颊生微赤。
拼音

所属合集

#红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吴正仲。
  • 梅溪:生长着梅花的溪流。
  • 家树:自家所种的树,这里指红梅树 。
  • :寄给。
  • 归客:回家的客人,指吴正仲。
  • 剪接:把红梅的枝桠剪下来接到别的树上;这里是把剪接红梅枝头的行为比喻成朋友间的交情。
  • 本末:枝桠和树根;诗中代指剪接红梅枝头这件事从头到尾 。
  • 醉颊(jiá):喝醉后发红的脸颊。

翻译

你家住在梅溪边上,平日里只看到白色的梅花。而我家种的是红梅,剪下几枝红梅的枝头,寄给你这个即将回家的人。剪接红梅枝头就如同我们之间的深厚交情,从开始到最后都亲密无间没有阻隔。等到明年饮酒相聚的时候,我们喝了酒微醺,脸颊也如同红梅一般泛起微微的红色。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构思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吴正仲间真挚的情谊。开篇通过“君家梅白”与“我家树红”的鲜明对比,形成了视觉上的强烈反差,也为下文寄红梅枝头做铺垫。

“剪接如交情,本末不相隔”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剪接红梅枝头这一行为比作友情,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朋友之间深厚、紧密且毫无间隙的情谊,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结尾“明年举酒时,醉颊生微赤”一笔宕开,从眼前寄梅联想到明年相聚饮酒的场景,极富画面感。沉醉微红的脸颊既呼应了红梅的颜色,又增添了温馨欢快的氛围,给人留下不少想象空间,让这份朋友情、生活趣表露无遗,整首诗语言简净,以生活小事入诗,情意却真挚且韵味悠长 。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